永修县:为基层“松绑”,为治理“加油”

7月12日 20时 阅读 30710

盛夏时节,走进永修县滩溪镇安城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股干净、整洁、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现在牌子少了,也清爽了,村里啥事谁负责、怎么办,写得明明白白,乡亲们办事方便多了!”村干部刘珊珊一边干活一边说。

2023年以来,永修县把为基层减负增能作为重要任务,瞄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精准发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有干劲。

“减”负担,基层轻装跑起来

滩溪镇安城村的变化是永修县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缩影。永修县从规范牌子、制度和证明事项入手,大刀阔斧做“减法”。过时的牌子、没用的制度牌统统清理掉,只留下真正管用、老百姓需要的。一本《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制度汇编》让工作有章可循。

这一番“瘦身”,全县累计清退了94项无关事项,摘掉了1194块门牌和5296块制度牌,实实在在把空间还给了群众。

“减负”的春风也吹到了“指尖上”。永修县三角乡党委书记徐云平感触很深:“今年县里下发的文件明显少了,各种工作群、APP清理了50多个!乡、村干部们终于能腾出手来,甩开膀子干正事了!”

负担轻了,心思就活络了。县里鼓励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村干部们精力集中了,成效也出来了。

如今,全县稻虾养殖面积达30万亩,带动15万名农民增收,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还捧回了“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的金字招牌。

“添”人手,干事创业有力量

以前,乡镇年轻骨干常被借调到县里,基层“缺人”是个老大难。永修县马口镇党委副书记晏鸣说:“现在好了!县里带头清理规范,省、市、县借调的干部都回来了,乡镇干活的力量更足了!”

人回来了,更要留得住、干得好。永修县一方面让干部“归位”,充实基层力量;另一方面,在社区探索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待遇跟工作年限、专业水平挂钩,还落实了“五险一金”。

永修县建昌社区党委书记吕玲高兴地说:“以前社区待遇低,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现在待遇提高了不少,队伍稳了,大家干事的劲头更足了!”这套机制,让社区工作者更有奔头,归属感、幸福感更强。

“强”服务,治理难题家门口解

力量下沉,服务才能直达。在永修县涂埠镇白莲湖社区,居民向网格员阮滚英抱怨:“楼下餐馆油烟太重,窗户都不敢开,衣服都沾味儿!”为此,她迅速把问题反映给城管部门。

社区立刻行动,召集物业、业委会、楼栋长和居民开起了“油烟治理恳谈会”,大家商量着办。没过多久,油烟扰民的问题就解决了。“现在空气好多了,住得舒心!”居民李女士满意地说。

这得益于永修县推行的城管执法力量下沉社区改革机制。县里把城管力量整合重组,成立9个中队,103名队员直接下沉到12个社区一线。服务、管理、执法都在家门口,过去社区“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的难题迎刃而解。

永修县涂埠镇富民社区党委书记熊国英深有体会:“以前执法力量没有下沉,遇到问题得层层上报,费时费力。现在永修县城管二中队就在社区,毁绿种菜、占道经营、环境脏乱这些事,第一时间就能处理,居民更信任我们,满意度也噌噌往上涨!”

(通讯员李子叶、郑文斌、范祥健)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