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确权登记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我市16处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的烈士陵园全部获得了“身份证”,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为陵园的保护、修缮、管理和利用提供了产权依据和法律保障,确保英烈纪念设施得到永久维护。
保护烈士纪念设施意义重大。因权属来源模糊、历史材料散佚缺失、规划红线冲突及用地报批手续不全等,形成了长期困扰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的历史遗留难题。市自然资源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将解决权属不清、材料缺失、规划用地障碍等复杂历史遗留问题的确权登记工作列为年度重点攻坚任务,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全力破解难题。
市自然资源部门发挥规划、用地、测绘、登记等专业优势,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梳理历史脉络、现状需求及档案线索,共同统筹调度资源、梳理堵点难点,形成强大攻坚合力。工作专班深入全市16处烈士陵园实地“会诊”,针对调研发现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坚持“一地一策、一园一策”,逐一论证和破解问题。
政策护航,要素保障确权登记畅通。市自然资源部门为烈士陵园确权登记全程开启“绿色通道”,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最大限度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为处理规划红线冲突和用地报批缺失问题提供政策支撑和路径指引。
下一步,两部门将持续巩固工作成果,深化协作机制,共同做好确权登记后的日常监管和维护工作,让每一处烈士陵园都成为永不褪色的红色地标和精神家园,更好地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
(黄乐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