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镇民紧扣明目功习练要点,通过“理论+示做+实练”模式,反复纠正“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口型与发音,根据动作导引细节,详细讲解经络循行路线、手指点按穴位要领。
据了解,明目功是国家体育总局新推出的一套健身气功功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种传统养生功法,以动作形态为主体,结合了五脏理论、五行学说、眼睛的五轮学说等学术思想综合形成。明目功具有动静结合、练形养气,柔韧舒缓、易学易练,操作灵活等特点,可以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力健康、调节眼局部组织功能、优化整体身心状态。
通过此次培训,有力推动了传统体育项目在九江的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养生智慧,为全民健康事业注入传统文化的强大动力。
小科普
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眼部经络密布,如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均循行于目周,若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易致目失濡养。明目功中多有按揉眼眶、转动眼球等动作,可直接刺激睛明、攒竹、丝竹空等眼周穴位。这些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于眼部的关键节点,按摩可激发经气,促进眼周气血循环,使气血上荣于目,改善视物模糊、干涩等问题。
“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精充目明”,明目功的动作设计常关联肝肾等脏腑。例如,部分功法要求配合呼吸吐纳,通过调气来疏肝理气,使肝血充足则目能辨色;同时,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功法中的整体肢体运动可补益肾气、促进脾胃运化,使精血上输于目。明目功通过发“嘘”音,可疏通肝经;发“吹”音,可疏通肾经;发“呼”音,能引脾经之气上行,从而起到疏肝明目、强肾健目、健脾养目的作用,使眼睛得到脏腑精气的滋养。
长时间用眼易致“目系挛急”,中医认为这是阴血耗伤、虚火上炎所致。明目功通过闭眼静养、眼球转动等舒缓动作,能放松眼肌、平息肝火,使亢盛的阳热之气得以收敛,恢复阴阳平衡。同时,功法中“远眺”等动作可引导气血从壅滞的目窍向外疏散,减轻局部郁热,缓解眼疲劳、干涩等症状,达到阴平阳秘,目自清明。
(来源:九江市中医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