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下足“绣花”功夫保护文化遗产

6月24日 10时 阅读 30119

完成588栋别墅“四性”调查,完成504处文物外业调查,完成文物点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的点位信息编制……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要求,庐山市下足“绣花”功夫,保护文化遗产,取得显著成效。

自庐山市(庐山管理局)文化文物保护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积极构建保护体系,中心主任况晋民介绍:“我们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化文物保护政策和决策部署,合理利用、挖掘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文旅融合,切实把文化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该中心副主任符超带领普查团队多次深入深山找寻庐山海会寺石刻群,2024年深冬,普查团队在无人的森林徒步7小时后找到石刻群。符超半跪在青苔斑驳的岩壁前,用毛刷轻轻扫去浮土,一行唐代武则天年间的摩崖石刻逐渐显露。“背面还有清代的题诗,这句‘我来独坐清心火,名利两忙总不然’太有意境了!”该中心文化文物资源调查科科长潘婕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像这样找寻、发掘、保护的例子还有不少。近年来,庐山市启动了《庐山老别墅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建立老别墅改造利用正负面清单,启动了588栋别墅“一对一”保护修缮方案编制,为别墅利用提供依据。实施了《庐山老别墅群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将老别墅保护工作纳入“双网合一”片区治理,建立“市乡村”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格,对全市504处文物点挂牌公告,实现文物安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为做好活化利用工作,庐山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总部经济区、历史文化展示区、高端休闲度假区、康养疗养区,“一栋一策”推进老别墅改造提升,今年拟改造提升别墅17处、18栋,目前12处、12栋别墅改造提升已启动。加快推进庐山博物馆、美术馆、别墅博物馆、松门别墅馆展陈工作,开发美瓷、美画、美书等文创作品,推出8期《庐山老别墅故事》、10期《庐山文物会说话》系列微视频,编撰庐山老别墅、石碑石刻、遗址遗迹等精品图书,将庐山深厚文化转化为广大游客能参与、能感知的旅游内容。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周慧超)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