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谈营商政策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熊国钦:以检察之力答好护航营商环境之卷

4月25日 10时 阅读 30117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如何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如何找准检察机关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的切入点?日前,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熊国钦在接受九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检察机关始终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积极运用法治力量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持续打造“九检安商”工作品牌,努力让发展“活水”更活,让营商“沃土”更沃。

全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召开后,市检察院立即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扩大会传达全市动员大会精神,并部署相关工作。熊国钦表示,市检察院立足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出台《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制定了十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干货”举措,主要包括打击违法、保护合法、加强监督、做好服务四个方面。

筑牢护企法治屏障,依法惩治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是基础。全市检察机关将强化刑事司法保障,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强迫交易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开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贪腐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民营企业内部贪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严惩实施关联交易“掏空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涉企网络侵权信息“清朗”行动,重点惩治利用网络谣言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损害商业信誉、寻衅滋事等犯罪。通过严惩涉企犯罪,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助力打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安心剂”。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是重点。熊国钦表示,“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知识产权就是创新者的金饭碗。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用法治方式守护知识产权生命线,去年以来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5人,办理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19件;同时对标科技创新需求,先后在九江石化、星火有机硅、天赐高新材料等市内重点科技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检察联系点,零距离助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今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开通涉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直通车”,通过依法办理侵犯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编发《企业商业秘密风险防范指南》,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法治宣讲,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签《商业秘密保护协作意见》等形式,持续营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优化企业发展法治“软环境”,加强涉企案件法律监督是关键。据了解,2024年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办理各类涉企案件397件,为企业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其中通过开展金融领域民事检察专项监督助力18家金融机构挽回损失4000余万元的经验做法得到最高检、省检察院肯定。为进一步加大对涉企重点问题的监督治理,今年市检察院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了“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活动,旨在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远洋捕捞”等严重破坏营商环境的趋利性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切实防治办案与利益挂钩,让市场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供精准管用的检察服务是保障。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为企业搭建维权服务平台,已在市县检察院设立营商环境办公室15个,在工业园区工商联分会设立检察联系点29个,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工商联—企业”三方常态化互动工作机制,及时收集、研判和分流处理企业司法需求和维权诉求。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窗口,开辟“涉企来访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快速流转、优先办理、重点监督。常态化开展“检察官进企业”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检察服务、防范法律风险。下一步,市检察院将持续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企业法律服务效能,组建“检察官服务团”,汇总梳理全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的涉企案件,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件进行深度专业解读,制作涉企普法案例及宣传册、微视频,主动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提升企业自我保护意识。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熊国钦表示,全市检察机关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加强综合履职,做到打击与保护并重、监督与服务并举,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提供更有力司法保障。

(九江日报记者 赵岑雨)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