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在于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目标是以安全环境之“善”促营商环境之“优”。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柯文接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双十条”硬措施、“双减双提”执法新方式以及主动化解企业难题“三前移”新方法。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此,市应急管理局今年出台了《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提升企业感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双十条”硬措施》。柯文表示,“双十条”硬措施包含正面清单十条和负面清单十条。正面清单十条明确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严格控制专项检查、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彰显处罚执行温度、提升行政检查质效、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持续培训考试改革、加强政策咨询服务、组织专家指导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等十条必须为的便企措施;负面清单十条明确严禁无计划执法、严禁走过场执法、严禁随意性执法、严禁“一刀切”执法、严禁变相检查、严禁下达检查指标、严禁违规审批、严禁以权谋私、严禁作风漂浮散漫、严禁干扰正常生产等十条不能为的严禁措施,并设置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规范涉企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今年,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执法方式,以“双减双提”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柯文介绍,“双减”一是减入企频次,对市、县两级执法计划进行统筹,做到检查对象不重复,严格执行“企业安静期”制度,落实“入企码”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接受安全生产检查台账,纳入计划的企业一年内原则上只接受1次日常检查执法,推行非现场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二是减专项检查,凡是安全专项检查须经本级政府批准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检查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联合拟订检查计划,对同一检查对象全年不得超过1次,检查结果互认互通。“双提”一是提服务温度,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制作《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减免责”四项清单操作手册》,对轻微违法行为以告诫提醒为主,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查自纠隐患,不随意从重处罚(含顶格处罚),审慎实施查封扣押、停产整顿、停止供电等行政强制措施,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行政相对人执行处罚确有困难且要求合理,依法予以暂缓执行或分期执行;二是提行政质效,对执法人员和涉企服务人员每年开展不少于60课时的轮训考核,提高执法办案能力水平,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对于企业反馈的问题,市应急管理局以“三前移”主动响应化解。柯文说,一是关口前移、预置服务,通过问卷、上门、在线等方式,主动收集企业的问题困难、意见建议,在办公场所设置人员去向牌和公布联系方式,落实首问负责制,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设置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公示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二是责任前移、闭环管理,建立企业问题意见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解决措施,对因法律法规、政策限制等原因不能办理的,及时告知企业,做好解释工作;三是服务前移、专业支撑,组织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进行画像,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合规指导手册,指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强化违法风险防控意识。
为确保各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市应急管理局采取了“三强化”措施,即强化组织、强化调度、强化宣贯。柯文介绍,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双十条”硬措施各项任务,每季度对各县局和市局各科室(单位)进行调度分析,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度、措施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方旬瑜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