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打造示范基地引领“林下经济”发展蓬勃向上

2024-12-31 15:05 阅读 47118

日前成立的都昌县林下经济协会是九江市第一个县级林下经济协会,首批吸纳80余名会员加入。该协会在大港镇三尖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召开的第一个班子会,就是喜迎2025年元旦,新年迈上新台阶的部署会。都昌成立林下经济协会组织,全县林下经济抱团发展,携手齐行,这是都昌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的一个新举措。都昌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大户的示范基地引领林下经济持续发展,产业模式拓宽到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观光旅游业。截至2024年底,全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值近亿元,跻身全县林下经济“头雁”计划的示范大户达60余人。

2025年元旦来临前夕,在南峰镇余裕喜的都昌智农中药材种植基地,刚经机械翻挖过的名贵中药材天冬的林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捡果、剪果,一派丰收景象。“我的林下经济基地已种有天冬3000多亩,亩产2000余斤。我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和安徽魔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战略合作,不愁销路。”余裕喜说。

余裕喜是都昌林下经济协会一名“80后”会员,从部队退役后,2015年从事天冬中药材种植。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特别是2023年通过江西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的线下学习培训后,余裕喜迅速成为当地天冬“种植能手”和“典型大户”,被全国业界赞誉为鄱阳湖畔“天冬王”。他不仅向同行传授先进的天冬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动了都昌蔡岭、北山、西源等周边乡镇60多位天冬种植户,将全县天冬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余亩。在销售环节上,余裕喜承诺负责兜底包回收和共享销售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家在大港山区的石新成,200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都昌县三尖源珍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壮大林业经济为主打产业。他的示范基地近年来主要从事猕猴桃、香菇、木耳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大港镇是山区,林深水秀,出产许多菌类、野笋、野生茶,这些在当地百姓菜碗和茶杯中比较常见。这些源于自然的好东西,往往受到外地人的追捧,当地村民只偶尔采摘,并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石新成谈起创业的初衷如是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三尖源珍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江西名优特产知名合作社”“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最佳参展企业”。近年来,该生态园拓宽发展新思路,把基地产的猕猴桃制成猕猴桃酒,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目前,猕猴桃酒市场反响良好,第一批试制的酒已经销售一空,此次又投入20余万元更新酿制设备,预计每天可酿制猕猴桃酒1000斤左右,预计年增加产值100万元左右。”石新成介绍。

都昌县狮山乡大垅通村公路旁,一座总投资2亿元,集林下药材种植、林下养殖、中药材精深加工于一体的中医药科技企业江西奉真堂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紧施工。基地负责人曹定芳介绍:“奉真堂规划建设中医药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01万亩,其中已流转中药种植基地5000余亩,主要种植粉防己、山银花、白术、金樱子、连翘、香薷、艾草、黄精等品种。”曹定芳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未来三年,将以奉真堂中药材种植园为平台,打造中医药文化研学、养生养老度假、药膳食疗、共享农业四大板块,建成集中医康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于一体的林田综合体,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都昌县林业局局长邵文杰谈起都昌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信心满满地说:“全县林下经济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潮中,坚持‘生态优先、市场导向、区域特色、模式多样’,继续做大做强林下经济示范大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汪国山 潘雪明 段谟桂)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