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英语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的探讨

2024-11-01 16:05 阅读 120152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九江地区开展职业英语教育时,应将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纳入教学内容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职业英语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地主要产业领域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岗位上具备的英语技能要求,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或企事业单位反馈信息,针对性设计课程内容并设置相应实践环节。九江市高校在职业英语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根据九江市“十四五”规划,高校应围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文化旅游、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并为九江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在职业英语教学中,与重点产业需求相对接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行业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沟通能力。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可以设置涉及到原油加工、炼油过程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在电子信息领域,则可以注重教授与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英语表达。在文化旅游领域也需要强调跨文化交流和服务意识方面的职场英语技巧。对于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等兴起行业而言,开设针对性强且前沿性较高的职场英语课程将有助于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储备与招募要求。

通过与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并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所带来挑战的职场英语教育模式,我们能够为九江市培养出更具竞争力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够进行高效商务交流合作的员工队伍。

2.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可以为职业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技术支持。这样一来,职业学校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同时,在特色产业学院中开设职业英语教学课程,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操作场景进行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在特色产业学院中,职业英语教师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授课,讲解行业内常用的专门术语、表达方式以及沟通技巧等。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还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参观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此外,在特色产业学院里还可以设置模拟工作岗位或者实习基地,在这些场景下进行职场英语对话练习。例如,在模拟酒店前台接待处进行角色扮演时使用英语进行客户咨询;或者在模拟医疗护理站点上使用英语与患者交流等。这种真实情境下的综合应用训练将使得学生们更加熟悉并且自信地运用所掌握的职场英语知识。

3.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为了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我们需要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

在职业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入更多与数字化相关的英语内容。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我们可以教授关于在线购物、电子支付以及网络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而在智能制造领域,则可以引入有关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以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英语知识。通过将这些与数字化相关的内容纳入职业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于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把握。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掌握与数字化相关领域有关的英语知识也将成为跨国企业合作和交流中必备的沟通工具。

4. 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我们可以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大力发展虚拟仿真实训。这些实训基地可以模拟各种真实的工作场景,例如医院、酒店、银行等,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职业英语教学。在这些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角色扮演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医院场景中,他们可以扮演医生、护士或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运用专业术语和正确表达方式;在酒店场景中,他们可以扮演服务员或接待员,在处理客户投诉或安排房间时使用得体的英语口语。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也是提升职业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行业工作环境,并进行相应任务练习。例如,在航空公司虚拟仿真系统中,学生可模拟机上服务过程并运用英文指导旅客;而在国际贸易领域,则可通过虚拟商务谈判来提升跨文化交流及商务谈判技巧。“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大力发展虚拟仿真实训”对于提高职业英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并有效促进他们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

5.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有很多。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学研结合。通过这种方式,高校能够为地方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和经济特色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在九江这样以旅游、农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可以开设相关领域的英语课程,并引入真实案例进行教学。通过了解当地行业背景和专业术语,学生们将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并提升自己在该领域中的竞争力。

 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社区服务活动中去。例如,在九江举办志愿者活动来支持旅游景点或农产品推广等工作。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同时也锻炼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高校应积极融入所在城市或者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并针对性开展相应教育内容及活动。只有紧密联系本土特色并满足实际需求, 高校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并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进步。

6.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可以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数字化装备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实践性的内容,如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结合,培养学生对于数字化装备及其应用的深刻理解。

      职业英语教学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进行更新。除了传统的语法、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外,还应引入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标准。例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可以加强国际贸易、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可注重信息技术领域相关英语表达和专业术语的教授。在产业发展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持续改革职业教育内容,并将其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毕业生具备最新且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更广阔的机会。

7. 市域联合与实体共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九江市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的联合建设,为促进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构建市域联合、实体共建新格局,可以进一步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这个新格局下,职业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与这些联合体的合作机会。在课程开发方面,可以根据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所授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并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此外,在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职业英语教育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机会。学生们将有机会亲身参与到企事业单位中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通过上述策略,九江市高校可以在职业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九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传统等来培养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组织实践活动或参观考察企事业单位,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及行业发展的兴趣。职业英语教育可以通过与各个联合体紧密配合、深入交流,在课程开发和实践环节上结合地方特色,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王沅芬)

编辑:方旬瑜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