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报环节中,9名硕士研究生围绕研究背景、核心目标、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等关键环节分别展开系统阐述。研究方向涵盖神经科学(4项,如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心血管疾病(3项,如达格列净改善心衰研究)、肿瘤学(乳腺癌转移因素分析)、皮肤疾病与药物干预(各1项,如纳米粒子治疗皮肤创伤)。研究方法融合队列研究、动物模型、分子检测等技术,凸显临床问题导向、多机制探索、创新性与实用价值。专家组围绕科学性、可行性等提问,学生现场应答并记录意见。


谷翔表示,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是科研工作的起点,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一个高质量的开题,必须建立在充分文献调研和严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要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研究假设,规范技术路线。他鼓励研究生在后续研究中继续坚持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力争产出高水平成果。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