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浪潮席卷的今天,老年创业者常感“办事难如登天”,但永修县的一场暖心服务,却让古稀之年的梦想照进现实。

78岁的淦大爷,来自永修县九合乡,怀揣创业热情开办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却因名称变更和执照遗失而焦虑万分。他独自踏进永修县行政审批局,一句“能不能帮我?”道出了无数银龄群体的心声。
这里,没有冰冷的流程,只有如春风般的回应,一场适老化服务的生动实践,正悄然书写“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新篇。
面对淦大爷的手机操作不熟,工作人员毕丹未露丝毫急躁。她俯身贴近,用方言耐心讲解变更流程,每一环节手把手指导:从信息核对到电子签名,步步细致。
优先受理的“老年人专窗”,压缩等待时间;同步推进的审批流程,让执照制作提速完成。这并非偶然,而是永修县“传统服务兜底+智能创新”的缩影,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帮办指导贯穿始终,确保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毕丹那句“反复解答,用心指导”,正是服务者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

永修的适老化服务,绝非一时之举,而是深植于“放管服”改革的沃土。该县行政审批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出个性化举措,材料审核细之又细,避免老人“多跑腿”,主动引导至专窗,缩短办事链路。这些创新,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化为“幸福零距离”。
正如淦大爷接过崭新执照时,皱纹舒展的笑容:“只跑一趟,比亲人还贴心!”这张小小执照,托起的不只是创业梦,更是对银龄尊严的守护。
永修的实践,折射出老龄化社会下政务服务的大课题。今年以来,该县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惠及老年人及特殊群体,从“一件事”到“每件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改革深水区,这种“审批温度”已超越地域,它以人性化举措回应时代痛点,用温情细节诠释“以人民为中心”。未来,更多“永修经验”或将遍地开花,让银龄创业之路更无忧、更宽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正是永修基层治理的深度与广度所在。
(通讯员 蔡云霞)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