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卵巢功能还好吗?这份“摸底”指南请收好!

11月20日 16时 阅读 29974

卵巢不仅是孕育卵子的“摇篮”,更是分泌雌孕激素、维持内分泌平衡的关键器官。随着年龄增长或外界因素影响,卵巢功能可能逐渐衰退。及时了解它的“状态”,对备孕、月经管理及预防早衰都至关重要。如何科学地了解自己的卵巢“家底”?别慌,这份实用指南带你一探究竟!

一、如何科学“摸底”卵巢功能?

了解卵巢功能并非靠感觉,而是需要借助专业的医学检查。以下是几种重要的评估手段:

  1. 基础性激素六项检查(月经第2-5天抽血)

(1)FSH(促卵泡生成素):基础FSH水平升高(通常>10IU/L)往往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2)LH(促黄体生成素):LH/FSH比值>2-3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3)E2(雌二醇):基础E2水平过高(>80pg/ml)可能提示卵巢储备下降。

优点:常用、基础、相对经济。

注意:必须在月经期特定时间(通常第2-5天)抽血,结果才准确反映“基础”状态。

2.抗缪勒管激素检测(AMH)AMH:卵巢储备的“黄金指标”!AMH值过低(通常≤1.1ng/m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过高可能提示PCOS。

优点:周期稳定性好:在月经周期任何一天都可以抽血检查,结果波动小。

灵敏度高: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卵巢储备的变化。AMH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其数值与卵巢内剩余的卵泡数量相关。

预测价值强:对评估生育潜力、预测卵巢反应(如试管婴儿治疗)有重要价值。

3.妇科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更佳)

(1)AFC(窦卵泡计数):在月经早期(通常第2-5天),通过超声观察双侧卵巢内直径约2-9mm的小卵泡(窦卵泡)数量。AFC是评估卵巢储备的直接、直观指标。数量过少(如双侧<5-7个)提示储备下降。

(2)卵巢体积:卵巢体积过小也可能提示储备功能减退。

优点:无创、直观、可同时观察子宫及盆腔情况。

二、解读结果:综合判断是关键!

1.单项指标≠全部:没有任何一项检查能100%独立判断卵巢功能。医生会结合年龄、月经史、生育史、临床症状(如月经是否规律)以及多项检查结果(FSH、AMH、AFC等)进行综合评估。

2.个体差异大:同样的检查结果,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女性意义可能不同。例如,一个25岁女性AMH偏低和一个40岁女性AMH偏低,其临床意义和应对策略会截然不同。

3.专业解读是核心:切勿自行根据网络信息或单一指标“对号入座”!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专业的生殖内分泌医生结合你的具体情况来判断。错误解读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焦虑或延误诊治。

了解卵巢功能,是女性关爱自身健康、掌控人生节奏的重要一步。它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科学认知、积极管理、未雨绸缪。无论是为了圆母亲梦,还是为了长久的健康与活力,定期关注卵巢状态都值得纳入你的健康管理清单。

如果你有相关疑问或属于高风险人群(如年龄>35岁有生育需求、月经不规律、有卵巢手术史、家族中有早绝经史等),不妨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为你的卵巢健康做一次清晰的“摸底”!(卵巢功能保养小贴士:长期压力、熬夜、吸烟、过度节食、肥胖或过瘦、环境污染等都可能损害卵巢功能。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管理压力、戒烟限酒是呵护卵巢的基石。)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