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鲁丹基地项目展示活动在上海市金山中学如期开展。作为九江三中崔晋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许亚东、聂己未两位老师怀着“固本强基、创新求索”的初心受邀参与,在这场聚焦数学探究教学的交流活动中,既巩固了对学科本质的认知,也汲取了前沿教学实践经验,更坚定了“勇争先、促提升”的教研方向。

活动伊始,两位老师提前抵达金山中学,在行政楼底楼完成签到后,沿着校园路径参观。整洁的教学空间、凸显数学学科特色的文化展板,以及师生间从容交流的氛围,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学校“深耕素养”的办学理念,也为后续的教学观摩奠定了期待基础。

金山中学李秋霞老师带来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与复数的起源》课堂展示,成为本次活动的“固本”之鉴。李老师并未直接讲授公式,而是以数学发展史为脉络,将三次方程求解的历史困境与复数概念的诞生逻辑串联,通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推导验证”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突破知识难点。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复数为何存在”的核心问题展开辩论,既扎实掌握了公式推导方法,更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这种“重本质、强思维”的教学方式,让老师们深刻意识到:“固本”需回归学科本源,只有让学生吃透知识逻辑,才能筑牢后续学习的根基。

中场休息后,活动转至小报告厅,进入“兴新”与“争先”的交流环节。在“以探究促思维,以深耕育素养”主题论坛中,金山中学干志华、李秋霞、沈思毓、庄维健四位老师,分享了学校在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从“跨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到“学生探究成果评价体系”,从“分层探究任务设计”到“家校协同促探究”,每一项做法都聚焦“如何让探究教学落地见效”,为工作室老师破解“探究教学流于形式”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这正是“兴新”所需的鲜活经验。

随后,鲁丹老师的“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教学主题的研究与实践”主题报告,更让大家看到“创新”与“争先”的结合点。鲁老师结合“校园水资源优化”“社区人口变化预测”等真实案例,阐述了如何将数学建模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让数学走出课本、服务生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边界,也为老师们探索“数学+实践”的特色教研路径打开了新视野,更激发了大家“不甘落后、勇争先”的教研动力——唯有主动创新教学形式,才能让数学教学更具生命力。

活动尾声,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王永庆、黄华两位专家的点评,为大家指明了“固本兴新、勇争先”的方向。他们肯定鲁丹基地“重本质、求创新”实践的同时,表示“固本不能守旧,创新需有根基”,建议在探究教学中平衡“知识深度”与“学生认知水平”,在建模教学中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这些精准指导,让大家对“如何在教研中既守好根本,又突破创新”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此次沪上之行,是一次“固本、兴新、勇争先”的教研修行。两位老师一致表示,回来后,将把此次学到的“重本质教学方法”“创新探究路径”“建模实践经验”带回崔晋名师工作室,与团队成员共同梳理、消化、转化,通过开展“探究教学示范课”“建模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将经验融入本地教学实践,以“勇争先”的劲头推动工作室教研水平再提升,为区域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进步注入新动能。
(来源:九江三中)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