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德安县的田间地头,工人们抢抓有利时机,对沟渠进行清淤除杂、系统维护,全力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今年来,德安县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核心抓手,对全县13个乡镇场的高标准农田设施开展系统性修复与清淤清杂工作,通过土地整合、水利配套、科技赋能,让昔日零散薄地变身“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丰产田,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以前灌溉要靠人工引水,费时又费力;现在新修的水渠一通,机械进出自如,浇水还能精准控制,省下三分之一的时间和成本。”丰林镇黄桶村种粮大户孙秋风站在自家田埂上,望着平整通畅的灌溉渠,言语中满是喜悦。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聂桥镇宝山村的易有良。这位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农坦言,过去每到集中灌溉的时节,水量难以精准把控、地势不平处引水困难等问题,总让他格外发愁,不仅费时费力,灌溉效率还一直提不上去。“现在不一样了,浇水能精准控制,想浇哪块就浇哪块,不浪费还提效率。今年粮食产量比以前高一点,确实帮我们减轻了负担,增加了收入。”
“清淤疏浚解决了‘涝排不出、旱引不来’的老难题,既保障灌溉排涝,省了群众的心,也为粮食稳产增收助力。”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王凯焜 九江日报记者 沈明杰)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