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拉回1996年,年轻气盛的柳先生因婚事与父亲爆发激烈争执。一时冲动下,他揣着刚办的第一代身份证,毅然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油垄村,从此断了与家人的所有联系。
从广西北海的小酒店杂工,到海南琼海的工地泥瓦匠、木工,柳先生跟着施工队辗转三亚、万宁、文昌、那大等地。二十多年里,他干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心里的赌气渐渐被岁月磨平,只剩下藏在心底的乡愁。
可常年在外与五湖四海的工友相处,家乡话渐渐成了 “陌生语言”。他再也没机会跟家人说一句家乡话,甚至慢慢忘了怎么开口,成了 “说着普通话的本地人”。
父亲离世的消息,是同乡在海南偶然相遇时告知他的。二十多年的赌气瞬间崩塌,紧接着,日夜寻觅他的大哥终于打通了他的电话,兄弟俩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在亲友的反复劝说下,柳先生终于踏上了归途。可回到家乡才发现,因长期失联未更新信息,他的户籍早已被注销,手里的老身份证成了唯一“身份证明”。
“失联27年,户籍信息全空,核实难度太大了!”看着柳先生泛红的眼眶,舜德派出所的民警当即决定:一定要帮他找回 “身份”!民警兵分多路,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查证之路——走访村委会,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翻找尘封的老记录;挨家挨户敲门,找年迈的村民核实当年柳新华离家的细节;联系家属收集佐证材料,还原他二十多年的生活轨迹;甚至远赴海南三亚,逐一核查他的异地务工经历……让人动容的是,尽管柳先生满口普通话,可当民警带着他来到油垄村时,老亲戚、老邻居们一眼就认出了他:“这就是当年那个倔强的小伙子!眉眼跟他爸一模一样!”经过大量走访取证,完整的证据链终于成型,柳先生的户籍补录申请顺利通过。拿到崭新户口本的那一刻,柳先生紧紧攥着证件,对着民警连连道谢:“这些年没身份,走到哪都像飘着的浮萍,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回家’!”一场跨越山海的寻证,一次迟到27年的团圆。湖口公安民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化解难题,让漂泊游子重获“身份”,也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公安服务的温度。(来源:湖口县公安局)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