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战略部署,构建肿瘤全周期防治体系,11月8日,由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主办的2025赣北-长江经济带肿瘤防治创新发展大会在九江远洲喜来登酒店召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治宇教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殷小平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开幕式由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谷翔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九江市级医院及各县区医院专家参会。
陈治宇在致辞中传达了肿瘤防治领域“精准化、协同化”发展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并表示,作为肿瘤防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国家对肿瘤防治的部署要求,深化跨区域协作机制,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诊疗标准不统一”等行业难题,为共筑区域肿瘤防治共同体、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更为坚实基础。
殷小平表示,肿瘤防治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通过推进“大外科”整合升级和“肿瘤中心”建设,着力打造肿瘤专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在降低赣北地区肿瘤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也面临现实挑战,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先进发展经验,进一步提升肿瘤防治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综合会场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大志教授、陈治宇教授、胡志皇教授,分别以《新世纪以来胃癌治疗的进展与展望》《2025年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展》《晚期NSCLC药物治疗的研发热点与临床循证》为题进行授课;陈海泉教授、王宇教授通过线上分别进行《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分析》授课。其间,还进行互动答疑,学术氛围浓厚。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丁江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大会为长江经济带肿瘤防治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各位专家的分享为区域肿瘤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病理会场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进行疑难病例带教读片,教授淋巴瘤病理诊断思路,提升与会人员病理诊断能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宝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谢剑兰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姗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黄文勇教授分别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提示淋巴组织恶性病变的免疫表型特征》《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进展及演变》《淋巴瘤病理诊断常见难点问题及陷阱分析》为题进行授课。
此次大会的举办,彰显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在推动赣北地区肿瘤防治工作中所肩负的责任。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将不断提升复杂肿瘤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让赣北地区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