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一场生命保卫战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悄然开启——产妇肖某因孕34周突发大出血紧急入院,她曾多次流产、有两次剖宫产史,此次确诊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广泛植入,且存在严重盆腔粘连,主诊医生杨君判定术中大出血风险极高,手术难度大。
“生命至上,必须全力以赴!”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组织产科、麻醉科、妇科、新生儿科、外科、检验科、输血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MDT)专家紧急会诊。经过反复推演,团队制定了全方位抢救方案:先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导管插入术,再术中用沙氏钳阻断子宫动脉和卵巢悬韧带血流,同时备好大出血输血、子宫切除等极端情况预案,每一个环节都精准衔接、不留死角。

8:30,手术正式启动。麻醉团队率先行动,迅速建立三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患者生命体征筑牢第一道防线;膀胱镜手术团队完成三方安全核查后,在镜下精准实施“输尿管导管置入术”,为后续手术操作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输血科紧急调配红细胞悬液、血浆等血制品待命,产科大主任岳涛、医务科长亲临手术室坐镇指挥,整个抢救现场紧张而有序。9:29,产科周世琼主任与杨君医生凭借精湛技艺,以毫米级精度分离盆腔致密粘连,在怒张的血管间寻找安全手术路径;器械护士全程精准配合,每一次器械传递都分秒不差;麻醉团队则紧盯监护仪,实时调整用药,精心维护患者循环稳定。近2小时的精细操作后,上午11:27,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手术室的凝重——体重2700克的女婴顺利降生,Apgar评分满分10分!那一刻,所有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但大家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胎儿娩出的瞬间,凶猛的大出血如期而至:3分钟内出血量突破3000ml!子宫前壁与膀胱后壁布满密集怒张的大血管,被胎盘侵蚀的组织脆弱如纸,常规的沙氏钳阻断、盐垫填塞压迫等止血方法接连失效。产妇的血压持续下降,生命体征岌岌可危,手术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立即行子宫全切术!”危急关头,产科首席专家岳涛主任当机立断。医疗团队第一时间与家属充分沟通,在获得理解与签字确认后,手术方向迅速调整。此时血源告急,输血科主任紧急联系中心血站,一次次调配血源,15U红细胞悬液、1000毫升血浆、1U血小板、10U冷沉淀……源源不断的“生命之血”为抢救赢得时间。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此刻展现出惊人的力量,产科团队争分夺秒实施子宫全切术,麻醉团队全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输血科保障血源供应,检验科实时监测指标……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全力以赴,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衔接。历经5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奋战,这场与死神的较量终于迎来胜利——产妇的出血被成功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最终转危为安。
此次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产后大出血的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在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域的精湛技术与综合实力,更印证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的高效与重要性。医院“生命至上”的医疗理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中得到完美诠释。同时,此次救治也为医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等危重症的应急救治水平,为更多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延伸阅读
什么是胎盘植入性疾病?
胎盘植入性疾病是指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依据绒毛侵入程度分成粘连性胎盘植入(PIaCentacreta,PC)、植入性胎盘植入(PIaCentaincreta,PD)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1aCentapercreta,PP)。PAS发生率为1∕350~1∕50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是导致妊娠期子宫破裂、严重产科出血、子宫切除、脏器损伤,甚至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PAS已经成为影响妊娠结局的灾难性疾病,妊娠并发PAS患者需依托有PAS处置经验、有多学科处置团队、有大输血条件的“区域性PAS诊疗中心”诊治。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一科已组建胎盘病理性疾病亚专科,开设胎盘病理性疾病专科门诊,工作日每日均有专科医师坐诊,产一科病区设立胎盘病理性疾病专科病房,为妊娠合并胎盘病理性疾病孕妇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