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连年丰产丰收,产量稳定在29亿斤以上;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庐山云雾茶、修水宁红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76.51亿元、39.08亿元;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宜居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达到100%……翻看近年来九江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硕果累累。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农业质效双增、农村和美宜居、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开。
新田:275万亩高标准农田筑牢“赣北粮仓”
十月的赣北,稻浪翻滚、谷香满溢。在九江市永修县云山集团云居山社区东新农场一季稻高产片,经省、市专家联合测产验收,以亩产918公斤的成绩,获得全省第一名。
此次高产竞赛的喜人成绩,是九江各地积极响应国家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部署结出的硕果,也是九江打造高标准农田的成效。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一改过去“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赣北大地呈现“田成方、路成网、旱可灌、涝可排”的现代化农田体系,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种粮成本,还提高了亩均粮食产能。截至目前,九江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7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9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6%以上。
为进一步筑牢“赣北粮仓”,九江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粮八条”“粮油九条”等支持政策,全方位推动粮食稳面增产。
“粮八条”“粮油九条”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高产竞赛、支持测土配方施肥、支持微生物肥技术研发和工艺升级等,并对集中育秧100亩以上、新购农机等进行奖补,以此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一组数据见证丰产丰收:2023年,都昌县徐埠镇稻油轮作水田油菜高产片平均亩产239.15公斤,创全省新高;2024年湖口县付垅乡一甲村夏大豆高产片平均亩产265.9公斤,在全省高产竞赛中获第一名;2025年,彭泽县棉船镇江心村夏大豆高产片亩产288.6公斤,破全省纪录。
新产:439家农业龙头企业夯实“产业根基”
从最初简单的手工腌制咸鸭蛋,到逐步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改进加工工艺,不断丰富鸭蛋产品种类;从传统的咸鸭蛋、松花蛋,拓展到蛋黄粉、蛋黄酱等深加工产品,形成了多样化的鸭蛋产品矩阵。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位于修水县的江西盐津铺子,在休闲零食赛道上,坚持自购原料、自建生产线,以“盐津铺子”品牌化经营为依托,以直采基地安全保障为重点,以联农带农富农为根本,走出了一条从“生产、研发、加工、销售、流通”全链条发展科学高效路径,年销售额超13亿元……
这两家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九江聚焦茶叶、水产、油料、禽蛋四大优势产业精准发力,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四大攻坚”行动,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九江以工业化理念、互联网思维,全链条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先后打造了小龙虾、油菜等4大国家级产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0个。全市已培育“双百”企业107家,储备“双百”企业80家。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5家(其中国家级9家)、市级龙头企业304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508家,农民合作社10564家。
新村:940个美丽宜居村庄绘就“靓丽底色”
走进庐山市钱家畈村、武宁县东山村、修水县黄溪村……目之所及,皆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庭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是九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充分激发乡村多元价值,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体现。
近年来,九江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四融一共”,使得农村“底色”更美、“颜值”更高、“活力”更足。
九江全面建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体系,农村环卫设施及保洁员队伍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护机制,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村人居环境“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运维管理中心,市、县两级5G+长效管护平台运维体系初步实现多网融合、一网统管的新局面。
通过大力实施“七改三网”整治,五年累计实施6189个新农村点建设,九江宜居村庄覆盖面达100%。通过“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和宅基地,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持续提升“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全市创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省级先行县、建设县6个并探索出柴桑区“三格式化粪池+小人工湿地”等可推广模式。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先行县5个、美丽宜居乡镇92个、美丽宜居村庄940个、美丽宜居庭院14.7万个。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