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江市第十一中学初三(1)班开展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技教育活动,人工智能基地携多款智能设备入校园,为处于学业冲刺阶段的初三学子打造了沉浸式科技学习场景。这一举措将前沿AI技术与初中教育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具象化的设备展示与实践操作,打破传统课堂的知识边界,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学习内容,为初三学子的科技认知搭建起坚实桥梁。


活动中,机器狗成为活动亮点,它精准完成点头、跳跃、旋转等动作,不仅展现了AI设备的灵活操控性能,更以传统民俗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形式,让学子直观体会到人工智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教育价值。


在实践体验环节,语音识别装置、智能互动机器人等设备全面开放,同学们在有序操作中深入参与语音指令响应、智能对话交互等体验。这一过程并非单纯的技术玩乐,而是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实践的关键环节——学子们在亲手操作中,主动探寻AI设备的运行逻辑,理解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技术如何与日常生活、学习场景深度适配。例如,通过与智能机器人对话,他们不仅感受到技术的便捷,更思考其在辅助学习、答疑解惑等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可能,让人工智能不再是遥远的科技名词,而是能赋能学习、助力成长的教育伙伴。


此次AI设备进校园活动,是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推进科技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不仅让初三学子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以科技思维解决问题、以创新精神面对学习的意识。这一活动也印证了人工智能的前进趋势——它正从前沿科技领域逐步走进教育核心场景,成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未来,学校将持续丰富科技教育形式,通过更多AI主题活动、课程与实践项目,让人工智能持续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动力,助力学子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找准方向,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学习者。
(来源: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袁梦林)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