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闪烁,起舞绿茵。10月26日晚,赣超联赛九江最后一场主场文艺演出在市体育中心球场盛大启幕,演职人员用精彩的表演书写了一段传承红色文化与足球信仰的动人篇章。

秋深夜冷,偌大的体育中心内却激情如火。“啪”的一声响,全场灯光熄灭,人们逐渐安静下来。夜色中,闪现一点手机亮光,紧接着两点、三点……漫天的星河在流动,将体育中心化作璀璨的星海。这时,一道激昂的旋律猛然响起——《九江力量》的音乐炸响全场。九江五大球迷协会方阵上空锦旗飞扬,球迷们跟随音乐慷慨高歌。星光闪烁,照亮了夜空,也点燃了足球的灯火。九江队赣超宣传片《致敬足球》在球场屏幕上闪现,一幕幕九江队比赛的精彩画面划亮夜空,这是滨江之城——九江在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足球”。
随后,全场球迷在音乐伴奏下,齐声高唱《胜利!为九江》,掀起开场演出高潮。

一曲结束,60名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从四面奔入球场,跳起健美操——《律动青春》。这些来自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身姿矫健,在动感的旋律中展现青春活力。经过改编的舞蹈动作更加简洁、舒展,精彩的表演让现场观众不由自主地一起舞动。
今夜是足球的盛宴,一群少年儿童在音乐声中跑来。他们身着白色球服,脚下盘带着足球,在绿茵场上自由奔跑,通过队形变换完成精心编排的“队伍进场”“体能训练”“带球绕杆”“分区域训练”4幕表演,生动再现了我市校园足球队的日常训练场景。足球运动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九江足球青训体系的梯度建设成果,传递出薪火相传的足球信仰与城市活力。
足球在少年们的脚下流转,他们循着“S”线灵动穿梭,4条流线在绿茵场上交织,仿佛4条活力四射的纽带,串联起一个个纯真的足球梦想,也勾勒出九江足球迈向未来的壮阔图景。“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我特别激动。”九江小学6年级学生陶楷文兴奋地说,“我希望将来有机会代表九江队参加赣超联赛。”
据悉,参加演出的学生分别来自九江市双峰小学、九江小学、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和九江金安高级中学,均是校园足球队队员。为了圆满完成《足球少年》节目演出,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为了将足球技巧艺术化,我们特意请球队教练做示范动作,再集体升华,力求呈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视觉与精神双重效果。”节目编舞——九江小学的舞蹈老师许译丹说。



中场时分,市体育中心再度奏响红色歌曲——大型歌舞情景剧《第一面军旗》在全场球迷的注目下隆重上演。这一幕演出讲述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诞生的故事。1927年9月初,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由师部参谋何长工根据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的苏联红军军旗的旗样设计出草案,再经师部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出军旗的样式,并报告师部获得一致通过。这面军旗的红色旗面象征革命,旗面中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的镰刀锤头图案代表工农,旗面靠旗杆的一条白布条写着军队番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情景剧共分两段,采用的前半段音乐由修水中等专业学校老师根据毛主席《西江月·秋收起义》的词谱曲,后半段采用郭兰英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以“设计军旗——绣制军旗——呈现军旗”为核心脉络展开,通过情景舞蹈全景式还原军旗诞生历程,最后衔接新中国场景,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呼应。
情景剧由修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35名师生共同出演,将红色文化的叙事方式融入到现代舞蹈艺术之中,生动演绎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赣超联赛作为一项特色文体项目,红色文化早已深度融入其赛事内核与精神传承中。我们希望借助这一次演出,彰显修水的红色文化特色,让足球运动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节目负责人张爱华说。
歌曲《感谢足球》在球场响起,人们和着节拍轻声哼唱,将足球在夏秋的陪伴化作明亮的旋律,同激情一道留在市体育中心。《真心英雄》的集体合唱,则是球迷们对球员最真挚的认同和赞扬。
夜晚的八里湖微寒,却抵挡不住市体育中心的滚烫。在绿茵场上,文艺表演者、运动员们以自己的方式为球迷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演出,并与广大球迷一起为2025年赣超联赛九江赛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九江日报记者 张新红/文 刘家/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