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动:指涉及躯干及四肢大肌肉群的整体性动作,主要包括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础动作。
大运动的重要性
身体基础:强健骨骼肌肉、改善协调平衡、促进心肺功能;
认知发展:探索环境、建立空间感、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如绕过障碍);
社交情感:增强自信、独立性,参与同伴游戏;
生活技能:实现自主移动、参与日常活动的基础;
01
大运动的里程碑

0—3月:抬头、短暂俯卧撑。

4—6个月:翻身、扶坐、可能开始尝试腹爬。
7—9个月:独坐稳、手膝爬行、扶站。

10—12个月:扶物走、独站片刻、可能开始独走。

13—18个月:独自走稳、蹲下捡物、开始尝试跑、爬楼梯(需帮助)。

19—24个月:跑得较稳、踢球、双脚跳(原地)、踮脚站、熟练上下楼梯(扶)。

2—3岁+:双脚跳远、单脚站片刻、骑三轮车、更协调地攀爬跑跳。
TIPS:发展顺序比具体月龄更重要!个体差异普遍存在
02
核心原则——如何有效促进
“俯卧位活动”是基石
从出生开始,少量多次,清醒时在大人监护下进行俯卧位活动;
减少限制及辅助:
多引导示范,少包办:示范动作,但让孩子自己努力完成;
积极互动与游戏
通过有趣的游戏引导孩子练习新技能;
03
警惕发育迟缓信号

3—4个月:头部控制仍很差,俯卧时不能抬头。
6个月:不能翻身(任何方向),扶坐时头严重后仰。
9个月:不能独坐。
12个月:不能扶物站立。
15个月:不能独自行走。
18个月:走路不稳,经常跌倒,不能用脚趾走路。
2岁:不能跑,不能双脚跳离地面。
任何年龄段:身体异常僵硬或松软;动作明显不对称(如只用一侧肢体);技能倒退(失去已掌握的技能)。
早发现、早干预,效果最好!
大运动发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石。
遵循核心原则:多趴、少限制、多自由探索、多互动游戏。提供安全、丰富的环境,积极鼓励孩子尝试。了解里程碑,但尊重个体差异。安全是前提,永远保持监护。
如有运动发育疑惑,请至儿童康复科就诊,及时寻求专业评估。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