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海明威
作者 练 炼

海明威故居

作者伫立在海明威故居前
阳光正暖的八月,
我走到了北大西洋,
我走到了加勒比海,
走到了美丽的古巴,
我推开哈瓦那郊区“瞭望山庄”
(Finca Vigía)的那扇木门,
我仿佛看到了海明威那慈祥的面影,
仿佛瞬间跌入了时光的褶皱里。

海明威故居的大门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瞻仰海明威故居
我看见,山庄里,
茂密芒果树和凤凰花肆意的生长,
那幢西班牙式别墅门前,
挤满了操着各种语言一一
英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中文,
从世界各地赶来拜谒的人们,
带着加勒比海温润的气息,
希望解开影响了几代人的名著,
《老人与海》的创作密码。

海明威故居的会客厅
我看见,客厅的木桌上,
还摆着他惯用的打字机,
纸张边缘微微泛黄,
仿佛能看到寂静无人的夜晚,
海明威俯身敲击键盘的身影,
正是在这里,
那个与马林鱼搏斗的老渔夫圣地亚哥,
一次又一次从文字中跃出,
成为永恒不朽的传奇。
此刻刻在我骨子里的敬意在高涨,
我敬仰他笔下的硬汉,
竭尽全力与海的对抗,
我敬仰他为世间良知,
燃烧自己,把他人照亮。

海明威的书房

海明威故居里的花园,树木葱茏
我看见,墙角的书架堆满了书籍,
许多页边都留着潦草的批注,
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洒进来,
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似乎听见,
瞭望山庄的每片叶,每道墙,
都在深情的诉说,他从未走远,
只是化作了加勒比海的风,
加勒比海的阳光加勒比海的浪,
守护着这片他热爱的大海,
守护着这方他挚爱的土地,
守着每个向他仰望的心房。

作者在古巴首都哈瓦那

热情似火的古巴人民
我看见,
摆在屋外露台角落的藤椅上,
还留着淡淡的雪茄烟草的清香,
远处就是波光粼粼的加勒比海。
据说他常常在这里久坐,
常望着海平面上的渔船发呆,
海浪拍岸的声音给了他灵感。
花园里的芒果树已经长得很高,
树下的石凳上,
似乎还能寻到他与朋友谈笑的痕迹,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
热带植物的清香与海风的微咸。

冷艳的古巴美女

古巴人民的日常生活
我看见,宽阔的泳池,
虽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仍然像刚修建的时候一样,
穿过历史的风云,
穿过时光的隧道,
我似乎看见碧绿的泳池,
曾晃过他第三任妻子玛莎,
第四任妻子玛丽的美丽脸庞,
他们曾在这里,
度过了多么曼妙的美好时光,
那些迷人的微笑,
那些温暖的瞬间,
似乎还浸在水波里,
随着加勒比海灿烂的阳光,
轻轻摇晃,
晃成温柔的过往。

海明威曾经非常喜欢的华拉尔号小渔船
我觉得,
最显眼的还是那艘,
他曾经非常喜欢的华拉尔号小渔船,
静静的泊在记忆的港湾,
木头上的纹路,还刻着海的方向,
仿佛看见他摇着桨,劈波斩浪,
驶向哈瓦那东方著名的柯西玛小渔港,
把渔火与星光,
把浪漫与勇敢,
都装进《老人与海》的灿烂华章。

在海明威时常喝酒的小酒吧外
偶遇热情的古巴女郎
我看见,整个屋子没有刻意的陈列,
更像主人刚刚离开,
咖啡杯还放在桌角,
墙上挂着他捕到的大鱼的照片,
书桌上散落着几张航海地图。
在这里,就是在这里,
时光仿佛停在了他创作的那些日夜,
每一件物品都在低声诉说着一个作家,
与大海、与孤独、与坚韧的故事,
让人在静谧中,在遐思里,
感受到文字背后沉甸甸的力量。

在海明威时常喝酒的小酒吧外
偶遇时尚的古巴女郎

在海明威时常喝酒的小酒吧外
偶遇和蔼的古巴女郎
(2025年8月13日晚于古巴首都哈瓦那)
{作者系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原社长、高级记者(正高三级)}
作者简介:
练炼,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西日报社驻北京记者、江西日报社政治生活处副处长、九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江西日报社赣北分社社长、江西日报社九江分社社长等职,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正高三级)。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练炼从事新闻工作39年,荣获“全国党报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江西新闻奖”“江西报刊新闻奖”“华东地区副刊好作品奖”“江西副刊好作品奖”等奖励近百次。
近二十年来,练炼在省内外报刊发表散文、诗歌、评论等文学作品1000余篇。他的70万字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见》(上、下卷),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以其细腻、华丽、抒情的艺术风格,备受广大读者喜爱。有多篇散文作品入选,江西省报纸副刊历年来编辑出版的各种散文选本。
从2020年开始至2024年,连续五年,练炼受江西省、九江市及各县市区官方邀请,每年为江西省、九江市及各县市区的大型文艺活动创作了一至两首大型抒情朗诵长诗,即《领袖与人民》 《党啊!亲爱的妈妈》 《最美家庭颂》《九江妇女颂》 《九江颂》 《我爱你,九江》 《再别九江》 《南昌·九江》 《我骄傲,我是九江人》 《九江话》 《九江赞》 《浔阳江颂》 《修河颂》 《鄱阳湖颂》《九江的春天》《武宁颂》《彭泽颂》《永修妇女颂》《庐山西海颂》《九江啊,我回来了……》《那是我的九江……》《这里是九江》《九江啊,九江》等。其中大型抒情朗诵长诗《领袖与人民》被九江组织干部学院编作教材向学员宣讲。这里头的不少诗歌,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深受九江人民的喜爱。在大型晚会上,在党校及大、中、小学的毕业典礼上,甚至在同学、老乡、战友的聚会上,在广袤的赣北大地广为传颂。
近五年来,练炼应邀在南昌市,特别是在九江市各大机关、学校和部分县市区宣讲毛泽东诗词。以“毛泽东诗词,新中国的诗魂”为题,整场脱稿演讲,博得上下各界的好评。
(来源:九江市创客协会)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