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法律专设“青少年”一章,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10月22日下午,九江市青少年法学院“院校共建”暨九江高校青少年法治育人联盟筹备工作会议在市青少年宫召开。来自九江城区和共青城市的九江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全市6所开设法学专业的两地六校,和市青少年宫、市律师协会政校企一体,共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共同孕育中部地区首家高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联体——“九江高校青少年法治文化育人联盟”的成立,共绘青少年特别是乡村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新蓝图,共同打造有辨识度的江西法治宣传教育品牌。高校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近30人参加会议。共青团九江市委副书记杨洋参加。
会上,市青少年法学院院长向前介绍了“院校共建”的整体思路,阐述高校与青少年法学院合作的具体路径与预期目标;联盟(筹)发起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院长万灵娟围绕联盟建设背景、组织架构、工作体系、共建清单等内容,深入解读《九江高校青少年法治育人联盟(草案)》,为联盟落地运转提供清晰指引。
市青少年法学院院长向前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院长万灵娟
联盟(筹)发起单位九江学院法学院党委书记刘羲之从回答“领袖之问”——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青春行动、回答“大学之问”——把法学教育使命写在赣鄱大地、回答“地方之问”——把校地共建势能变成双向赋能动能,强调了“院校共建”与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就联盟(筹)聚焦农村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坚持“政校企资源共享”一条主线、立足“赣鄱大地实际”两大坐标、运行“六联工作体系”(联建品牌、联创机制、联单普法、联送护苗、联助预防、联通校企),有效的把高校的“小课堂”融入社会的“大课堂”,形成“高校—地方”双向奔赴的新范式,让“象牙塔”与“烟火气”同向发力农村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汇报了思考与决心。与会高校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共青城市社志联负责人就“院校共建”细节、联盟建设模式、农村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开发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在充分交流中凝聚共识。
九江学院法学院党委书记刘羲之
最后,团市委副书记杨洋充分肯定了市青少年法学院运行一年来的探索成果,希望各方能够以九江高校青少年法治育人联盟成立为新起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回应社会痛点、时代关切,协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创新,促进法治宣传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校地双向赋能,共同推动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再上新台阶。
作为全省首创项目,九江市青少年法学院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以解决农村地区青少年法治教育缺失问题为落脚点,短短一年半时间已实现从1.0到3.0版本的迭代升级。此次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具体举措,通过打造九江高校青少年法治育人联盟,集结九江高校法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构建高校法治教育协同育人共同体为主体,激活高校法治教育新动能,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构筑以高校法治文化资源为支撑、以九江市青少年法学院为枢纽、校地双向赋能的法治文化育人共同体,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联盟打造成为立足九江、辐射江西、影响中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高地。
据了解,联盟成立后,将统筹各成员高校法治教育资源,根据青少年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开展分年龄、分层次的精准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绘本大赛、组
织法治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开发普法游戏、开展流动模拟法庭等多样化形式,以扎实的创新举措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校地法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聚焦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通不同学段法治教育衔接通道,助力青少年形成系统完整的法治认知体系。
下一步,市青少年宫将在团市委的领导下,更好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责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发挥聚合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将高校的人才资源、创新资源更多引入到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通过优质校外教育服务供给为持续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坚实屏障、全面成长赋能!
(来源:九江市青少年宫)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