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没有休止符,为党奋斗是一辈子的事!年龄在增加,党龄在累积,为党工作的劲头只增不减。”江西宝山电光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阙福海,总爱摩挲着那本翻得卷边的党务工作手册,这里记录着他对党的赤诚,也见证了他在非公企业沃土上,种出一片党建“春天”的故事。如今,这股“红色力量”活跃在生产一线,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红心接力 把对党忠诚酿成岁月沉香
在阙福海的生命里,对党忠诚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传承。他父亲当了一辈子村支书,如今九十高龄,仍三天两头打电话“查岗”:“今天学了啥文件?党员活动到齐了没?”阙福海说,父亲的执着对自己影响深远,还常常叮嘱他给下一代立好标杆。
这份红色接力,让阙福海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是公司副总,更是党支部书记,生产党建两头都得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白天,他是穿梭在生产线的“老阙”,和工人一起扛物料、盯质量;夜幕降临,他化身党务“专员”,在灯下整理学习资料、琢磨支部活动。
年初装新设备,阙福海带头爬上五六米高的脚手架布线,一根角铁突然滑落砸在头上,鲜血顺着脸颊淌进衣领。他抓起纸巾一捂:“没事,接完再说!”直到深夜完工,才被硬拉去医院,医生看着伤口直咋舌:“再晚点就感染了!”可第二天一早,他又准时出现在厂区。“党员带头不是做样子,得让大家看见,困难面前,党员先上。”阙福海始终践行着最初的誓言,对党的感情,就像他在厂区种下的香樟树,根系早已深扎土壤,岁月越久,越是枝繁叶茂。
积极担当 让党建之花绽放在生产现场
面对最初只有两三名党员的“薄弱”支部,阙福海心里清楚:车间里少了一颗螺丝钉都转不动,支部没有战斗力,职工就不会相信你。
阙福海带着党员在车间里找“苗子”:谁干活最卖力?谁遇事敢担当?谁肯帮工友解围?小组长魏庆阳踏实肯干,阙福海就压担子让他管百人车间,小伙子在党员责任区里练出了硬本领,从“技术小白”成长为生产经理;会计王红英细心热心,就推荐她参加组织生活,看着她从财务骨干蜕变成工会主席、总经理助理。
“培养党员就像侍弄花木,得施肥、浇水、常修剪。”阙福海摸索出一套“培育法”:思想教育是“基肥”,实践锻炼是“雨露”,纪律约束是“修枝”,岗位考验是“扎根”。如今,这些在公司成长起来的党员骨干,有的走进了机关,有的扎根到了乡镇,成了当地发展的“生力军”。
寒来暑往,只要有紧急出货、深夜装柜,公司的党员干部总能第一时间到岗。没有加班费,没人喊苦累,从“偶尔突击”到“常态奉献”,这股劲儿,正是支部凝聚力的最好证明。
践行誓言 让初心在岁月里永不褪色
六年光阴,宝山支部成为了瑞昌经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挂上了“九江市文明单位”奖牌,还捧回了杭州总部三十年首设的“最佳阿米巴卓越团队”奖。可对阙福海来说,最珍贵的勋章,是职工说的那句“跟着老阙干,心里踏实”。
如今,阙福海仍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厂,看看车间的党员责任区,问问新入职员工的难处,晚上在微信群里和党员聊学习心得。有人劝他歇歇,他总说:“只要党组织还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老父亲坚守一辈子的党务情结,儿子接续传承的责任担当,三代人的接力,让他读懂了“为党奋斗”四个字的分量。就像厂区那面迎风飘扬的党旗,历经风雨却愈发鲜红,照亮着非公企业的发展之路,也映照着一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