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白衣,她用专业与温情诠释医者仁心;手持人大代表证,她以责任与担当承载人民重托。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功能科副主任董春霞,始终以“双身份”践行使命,把百姓的“急难愁盼”,变成履职路上的扎实答卷。
202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后,董春霞把“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刻在了心里。为提出高质量建议,她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哪能光看资料?必须跟群众打交道,听他们的心声,才知道要具体做哪些事情,然后再深入走访调研。”她揣着笔记本跑社区、进街巷,还主动公布联系方式,在代表联络站坐班倾听诉求。“能现场答疑的绝不拖延,解决不了的就找部门协调了解。这过程中要学的东西可多了,包括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只有不断接触学习,才能把建议提准。”董春霞说。
两轮电动车整治曾是群众怨言集中的痛点。2024年调研时,董春霞听到车主的困惑:“我买的车手续齐全,咋就成超标车被收缴了?”她立刻实地走访社区和销售点,与车主、商户、管理人员等多方人员面对面交流,最终形成《关于优化电动二轮车管理的建议》,提出了“加强生产销售环节监管”“推广人性化执法模式”“加强政策宣传与沟通”等内容。在今年省两会期间提交建议后,省里多个部门高度重视,“他们多次跟我联络沟通,后来在‘赣服通’平台推出了‘电动自行车放心购’服务,‘三码合一’即可查询电动车是否合格,特别符合民意需求。”事后,董春霞持续跟踪建议办理情况,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进展。“虽然5月份才收到正式回复,但前期工作早就落地了,效率很高。”她对办理结果满心认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同样牵动着她的心。作为深耕临床的医生,董春霞在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时,意识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今年省两会期间,她提交《关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和建议》,提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等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当时有8个部门主动跟我联系对接。”在市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上,她又聚焦法治教育、判后帮扶等环节提出建议:“要以学校为核心,将法治教育和德育纳入教学大纲;把法制副校长、法制班主任模式打造成长效机制,完善分级干预与职业防护体系,建立‘三色预防’机制,联合心理专家、社工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尽早发现、及时干预,让未成年人犯罪防范在‘未病’之前。” 这些建议为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思路。
履职以来,董春霞的建议总能精准戳中民生痛点,且件件有回音、事事受重视。从推动电动自行车管理升级,到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每一条建议都源自她深入一线的调研积累。她积极参加人大各类调研视察活动,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言献策,对提出的建议持续跟踪问效,收集反馈、推动改进。“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被采纳,有的内容写进了工作报告,还为群众办了实事,就觉得特别自豪。”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董春霞始终牢记代表身份,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用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正如她当选时所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得做好桥梁,急老百姓所急,把他们的声音传出去——这才是代表该做的事。”这份白衣执甲的初心与为民发声的担当,让她在“双岗位”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九江日报记者 黄梦如)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