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内科病房里,时间是以毫升输液、以细胞计数来计算的。这里每天都在进行着无声的战斗,而层流病房,则是这场战斗中最为关键的“前沿阵地”。近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八里湖病区护士站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它来自一位刚刚从这里“毕业”、重获新生的战士。这封信纸短情长,背后是一个关于生命涅槃、专业守护与人间温暖的动人故事。
患者孙叔叔,不幸被诊断患有恶性血液病。经过多学科会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他治愈的最大希望。这意味着,他将先经历高强度化疗的“摧枯拉朽”,再回输自己预先采集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在极度脆弱中等待希望重生。
在层流病房,护士是孙叔叔全天候的守护者、生活上的依赖和精神上的支柱。护士是专业的“守门人”, 严格的无菌操作是生命线。每一次配药、每一次输液、每一次环境消毒,护士们都一丝不苟,她们是抵御感染的“钢铁防线”;护士是细致的“生活管家”,在舱内,护士负责他的一切生活起居。每日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安排,甚至排便情况,都被细致地记录和照顾。护士们用专业缓解着他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护士是温暖的“心理师”,孤独和焦虑是舱内最大的“敌人”。护士们敏锐地捕捉着孙叔叔的情绪变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今天细胞长了,离出舱又近了一步啦!”的问候,一次次耐心地倾听和开导,都成为了照亮孙叔叔孤独时光的暖阳;护士更是智慧的“教育家”, 从入舱前的详尽宣教,到过程中的每一步指导,护士们赋能于患者,让他理解并配合治疗,成为自己健康的参与者。
“最难熬的时候,是护士长隔着玻璃窗,陪我聊了十几分钟家常,分散我的注意力。”孙叔叔回忆着说,“她们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医护团队夜以继日的精准治疗和精心护理下,孙叔叔顺利度过了骨髓抑制期最危险的阶段。回输的干细胞在他体内植活成功,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开始稳步回升——这意味着移植成功了!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整个护理团队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换来的硕果。
出院前夕,孙叔叔将这封情意满满的感谢信,郑重地交到了护士长手中。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最真挚的感动:“感谢你们,在我最脆弱的时候,给了我最坚强的守护。你们每一次深夜轻轻的脚步声,每一次操作时温柔地提醒‘可能有点凉,忍一下’,每一次为我加油打气的拳头,我都记在心里。你们是真正的天使,用专业、爱心和耐心,陪我走过了这段最难的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封感谢信是对层流病房全体护理人员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是南丁格尔精神最生动的体现。未来,我们将这份厚重的信任化为前进的动力,用更精湛的技术、更温暖的关怀,去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春天,书写更多关于爱与重生的故事。
(来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