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一点红肿即散,九江市中医医院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成功治疗丹毒

10月1日 16时 阅读 27626

近日,九江市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治疗区团队运用火针刺络拔罐,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扶正的中药汤剂,成功治疗一名下肢皮肤细菌感染引发丹毒的患者。目前该患者腿部丹毒已成功消退。

图片

据了解,患者入院时反复高热,体温一直在39-40℃之间波动,且左侧小腿明显发红、肿胀并伴有疼痛。接诊后,医院针灸三科主任陈思思耐心询问病史,细致查体,通过中医四诊和相关检查结果诊断其为丹毒,也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陈思思分析该病多因外受火毒和血热互结,蕴阻于肌肤,不得外泄所致。该患者丹毒初起,乃火郁发之阶段,这时候火针为最佳介入时机。

正如《圣济总录》:“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火针治疗丹毒是“强通法”与“温通法”的结合,通过刺络放血排出瘀血毒邪,同时借助火力温通经络,引热外泄、截断病势,顿挫其锋,缩短病程,减少复发。陈思思团队为其进行患处火针刺络拔罐,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扶正的中药汤剂等中医综合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腿部丹毒成功消退。

图片

据了解,丹毒是一种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病变。该病症最常发生在小腿或面部。病原菌主要通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划痕等途径侵入人体。该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病变区域皮肤突然出现红肿、热痛,且边界清晰,患者初期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变多局限于单侧下肢,严重时皮肤可能破溃流脓,甚至引发全身性脓毒症。患有淋巴水肿、静脉回流不畅、肥胖,以及因足癣导致的趾间糜烂、足跟皲裂等症状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此外抠鼻孔、掏耳朵等行为导致的黏膜细小破损,也可能诱发面部丹毒。


小科普


火针疗法

(古称“焠刺”“燔针”)是将特制金属针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穴位或病灶,以借“火”与“针”的双重刺激达到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瘀生新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前列腺增生所致排尿不畅等疑难杂症。




健康热线


陈主任 15807929984


(来源:九江市中医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