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律动不息”,守护每一次心跳

9月29日 15时 阅读 29390

一、什么是世界心脏日?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由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发起,旨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推动心脏病与脑卒中的预防和控制。2025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其主题为"Don't miss a beat",中文命名为“律动不息”。

这一主题寓意深刻:每一次心跳都承载着生命的活力。我们不能因忽视健康而“错过节拍”,更应主动守护心血管系统,让生命的律动持久、平稳而有力。

2025年9月28日,在“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市一医院经开区院区内一科医护团队走进经开区鹤问湖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律动不息”为主题的心脏健康义诊与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不仅为居民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及心电图筛查,还围绕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症状识别和紧急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医护人员结合真实病例,生动阐释了高血压、糖尿病与心脏健康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与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现场互动热烈,居民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心脏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更积极的防护意识。

image.png

二、“律动不息”:不只是口号,更是健康警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3亿,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律动不息”提醒我们:

心脏健康不容忽视,预防应始于年轻之时;

每一次心跳都至关重要,唯有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避免生命“骤停”;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持心脏稳定节律的“天然起搏器”。

三、心脏的“敌人”有哪些?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代谢异常问题会悄然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量饮酒、久坐、高盐高脂饮食、长期熬夜等,都会加重心脏负荷。

情绪与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

慢性病管理不当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肥胖等患者如未能规范治疗与定期随访,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将显著增加。

季节变化秋冬季节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加大,心脑血管事件进入高发期。此时需特别注意保暖、规律服药并加强监测。

四、如何让心脏“律动不息”?科学防护指南

科学管控“三高”定期体检,遵医嘱规律用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家庭自我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身体状况并调整治疗。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与优质蛋白,严格控制盐、油、糖的摄入;

运动: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戒烟限酒: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睡眠: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

警惕胸痛信号,把握“黄金120分钟”如出现突发性胸痛、胸闷或压迫感,尤其疼痛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需警惕心肌梗死,应立即:

停止活动,坐下或平卧休息;

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自行驾车就医;

在医生指导下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力争在发病120分钟内开通堵塞血管,最大限度挽救心肌。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五、结语:让心跳,永不缺席

心脏,是生命律动的源泉。它日夜不停地工作,从不“请假”,而我们却常常忽略它发出的求救信号。

“律动不息”,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尊重身体、科学管理、积极预防。

让我们从今天起,少一口咸菜、多一步行走、早一次体检、多一份关怀,用心守护每一次心跳,让健康的生命之歌永远奏响。

世界心脏日,不只在9月29日,更在我们每一天的心脏守护行动中。

(来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 宁碧)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