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九江“超级大脑”
九江日报记者 龙群 商乐
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医生借DeepSeek医疗大模型迅速调出相似病例与用药建议,患者候诊时间大大缩短;TCL空调器(九江)公司车间里,智算驱动的“生产大脑”实时优化流程,产品不良率从2%降至0.5%。这两个看似无关的生活场景,却有着同一个“智慧后台”——坐落在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中国电信鄱阳湖智算中心。作为江西省首个智算中心,它宛如九江的“超级大脑”,以20亿元总投资、规划2500P的算力,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成为驱动长江中下游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引擎”。
“以前我们监测环境数据,就像医生拿着听诊器逐个检查。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就像给整个城市做CT扫描。”市生态环境局内,正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比方。今年初,我市部署上线了江西省首个DeepSeek生态环境大模型,该模型依托鄱阳湖智算中心先进的算力设施,实现了算力与AI模型的全流程自主可控。这套系统能同时处理大气、水、土壤等各类环境数据,针对生态环境展开全方位、深层次协同分析,在未来生态环境治理、环境质量预警分析等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多个方向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患者正通过自助机扫码激活就医助手,输入症状获取智能分诊建议。“大模型像全天候医学顾问,瞬间调取最新指南和药物数据库。遇到罕见病时,AI还会通过症状比对提示关键检测方向。”骨科医生黄亚翔正在调取DeepSeek大模型界面,系统立即显示出患者的血检数据、过敏史和相似病例诊疗方案。AI应用后,该医院问诊效率大幅提升,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检查报告解读满意度显著提高。
这只是数智化变革的一角。农民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信息,精准控制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旅游企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智能导览服务;物流企业可以利用智能算法优化物流配送路线……随着省教育厅智慧教育、市生态环境、市政务服务、市一医院等一批省、市DeepSeek大模型纷纷在鄱阳湖智算中心成功部署,系列DeepSeek大模型正依托强大算力,为省市多领域、多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工业领域同样因智算中心的赋能而加速升级。步入TCL空调器(九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在流水线上精准作业,“生产管理看板”大屏上实时更新着当日产量进度、时间进度、产线产量进度等内容。“自从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来,工厂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5%,生产周期缩短15%,设备利用率提升20%,产品不良率从2%降至0.5%,单位生产成本下降6%……我们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厂长唐际虎说道。
该企业通过与鄱阳湖智算中心合作,引入智能计算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物联网设备,企业能够实时收集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经AI分析后反馈生产优化建议。智算服务在多行业领域树立了智能化、绿色化应用标杆,打造了蓝星星火有机硅“5G+智能化工”、国能神华“5G+智慧电厂”、国能九江“5G+智慧能源”等多个标杆项目。通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切实可行的综合解决方案。
“鄱阳湖智算中心项目规划在5年建设周期内分三期按需部署,共建设2960个标准机柜的数据中心,最终形成2500P算力。目前我们已建成一期300P算力,并部署上线了我省首个算力调度平台—‘息壤’江西算力调度平台。”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廖建华介绍说。
“息壤”是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之一,“息壤”江西算力调度平台通过跨区域算力资源智能调配,使整体利用率提升50%,成功实现“东数西训”“东数西渲”的算力流通新模式。“可以汇聚调度跨地域的多方异构算力,就像水、电等基础服务一样,按需、按量灵活供给,输出澎湃智能算力,为全省智能算力需求提供便捷领先服务,赋能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廖建华解释道。
从守护环境的“生态算力”,到服务民生的“贴心算力”,再到赋能工业的“高效算力”,鄱阳湖智算中心正全方位融入九江城市发展脉络,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手记
采访鄱阳湖智算中心时,最深刻的感受不是“算力有多强”,而是“数智化离我们有多近”:医院里,大模型让看病减少等待时间;农田里,数据推送让收成显著增长;工厂里,智能分析让产品不良率大幅下降——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变化,正是“智算与AI协同”最鲜活的注脚。
未来,当更多行业大模型落地,当算力更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和寻常百姓生活,我们或许会发现:鄱阳湖智算中心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数智化转换器”——它把无形的算力,变成了看得见的民生改善、摸得着的产业升级,真正让新质生产力的红利,惠及每一个普通人、每一家企业。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