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论语)史上最难的一次外卖

9月19日 19时 阅读 29466

微信图片_2025-09-18_154926_81511.jpg

史上最难的一次外卖

■ 吴 婷

电影《长安的荔枝》落幕,银幕渐暗,主人公一家三口坐在荔枝树下被镜头拉出远景,画面平静悠然。我坐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想起几天前还在西安,在西安街头游走的记忆与银幕上的荔枝影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时空错位。这个因“一骑红尘妃子笑”而闻名千年的水果,如今已成为这座古城的一种文化符号。

在西安的六天里,我没有吃一粒米,也没有想到吃一枚荔枝,每天全被面食填满——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裤带面——却未曾想过寻找那颗曾让杨贵妃一展笑颜的南方珍果。

这是史上最难的一次外卖。岭南到长安,中间相隔数千公里。在那个年代,这件事不啻于天方夜谭。为了运荔枝,上林署的李善德由一脸朝气的青年,变得满头白发、满眼血红,期间,仅仅才过百天。主角李善德运送荔枝的疯狂执念,在当代观众眼中显得如此荒诞又如此真实。这个老实本分的小官吏,明知自己不过是权力游戏中的一枚弃子,却依然耗尽心力研究荔枝保鲜之法,测试各种运输路线,甚至不惜以性命相搏。他的行为逻辑让现代人困惑——为何要对一个注定将自己吞噬的官僚体系如此忠诚?为何要为一场注定是政治表演的“荔枝秀”付出全部?李善德若不是主角,怕是早死了八百遍。可他明明知道自己是个替罪羊,明明知道朝廷和岭南的人都不希望这一趟运送成功,他却还是要费尽周折。最讽刺的是,在李善德舟马劳顿,好不容易把荔枝送到长安城门前时,却被人派刺客刺杀。若不是忠心耿耿的邑奴,他连性命都难保。最后,荔枝送到了,李善德依然被贬到岭南去种荔枝。虽然官帽子丢了,但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们一家人可以坐在自己种的荔枝树下,吃着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了。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根绳子,可以拴住一头牛,让其在田间辛勤劳作一生。如今的我,也把自己困在这一日三餐之间。其实,牛和我都有着各自的致命弱点。牛的鼻子太软,怕痛;我的人生太短,怕穷。牛的一辈子,只是为了青草;而我们用尽了一生,只图个温饱。空有人间自由身,却非人间自由人!大家看似自由自在,实则都身不由己。

李善德让我想到那些在写字楼里熬夜加班的年轻人,他们为一个可能随时裁员的公司拼命;想到那些为了一套学区房押上三十年光阴的中年夫妇;想到那些为了一场考试耗尽童年的孩子们。我们何尝不是当代的李善德?每个人都活在既定的规则里,每个人都是上班的李善德。

电影中那个令人窒息的官僚体系,在今天看来并不陌生。从岭南到长安,各级官员关心的从来不是荔枝能否新鲜送达,而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自保或谋利。当李善德天真地以为只要解决技术难题就能完成任务时,他遭遇的是官僚系统的集体围剿——隐瞒、欺骗、阻挠甚至刺杀。这种“系统之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每个参与者既是受害者也是共谋者。节度使为何要破坏自己辖区的荔枝运送?因为成功意味着过往失职被追究;京城权贵为何要拦截荔枝?因为害怕这个小官吏因此得势。系统不奖励解决问题的人,而惩罚打破平衡的人。

看完电影,我百感交集。杜撰的也好,真实的也好。真真假假都叫人感慨。比起李善德的老实本分和百折不挠,我其实更欣赏苏谅。苏谅的形象打破了我们对商人的刻板印象,他既精明务实,又保留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信任与不离不弃。他被李善德承诺的“皇商”身份所吸引,以为自己付出所有来资助李善德,就可以达到双赢。但李善德作为底层官员无法对抗权力体系,最终未能在右相面前为苏谅争取权益,导致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于是,他血本无归。‌

即使如此,苏谅却在李善德运送荔枝途中最严峻的一刻出现了。在所有角色中,商人苏谅的出现如一束温暖的光。这个精明的胡商,本可以成为一个纯粹的功利主义者,可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依然选择伸出援手。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合作的结局,而在于始终对你有一颗不肯放弃的心。这种超越利益计算的友谊,在权力与利益的绞杀中显得尤为珍贵。“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种情谊不需要完美结局来证明其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残酷世界的一种温柔抵抗。

李善德被贬黜到岭南种荔枝,表面上是一种惩罚,实则是一种救赎。远离权力中心的喧嚣,他在荔枝树下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安宁。他被贬流放的次年,安禄山发动兵变,长安沦陷,他一家人却也正好躲过了一场战乱。世界全盘改变,他还有一隅安宁,这触发了现代人最深层的渴望。在一个变化快得令人眩晕的时代,能够“此心安处是故乡”已成为奢侈。李善德失去了官职、地位和曾经的理想,却获得了与家人相守的平凡生活。这种“失去中的获得”构成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反讽——我们拼命追逐的,可能正是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的东西。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但生活的意义往往由失败者发现。李善德没能改变体制,却保住了自己的人性;没能飞黄腾达,却守护了家庭的完整。这种“失败者的胜利”对当代观众具有特殊的治愈力量——在成功学泛滥的今天,它提醒我们还有另一种存在价值。它让我们思考:当青春不再,风华逝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遥不可及时,我们还能拥有什么?或许就像李善德那样,最后在一棵属于自己的荔枝树下,找到那份不被世界打扰的宁静。毕竟,在所有的长途跋涉之后,最珍贵的可能不是送达目的地的荣耀,而是途中那些不肯放弃我们的人和最终能够安放此心的家园。所以,这结果也未尝不是一种完美。京城的烽火和别人的争斗,影响不了荔枝树下的安宁。虽然青春没了,风华没了,仕途没了,但是那些东西也迟早会没的。相比一家人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地在一起,那些简直是九牛一毛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925488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毕典夫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