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深化林改助推国有林场活力迸发

9月12日 22时 阅读 33333

都昌县是鄱阳湖区林业大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助推国有林场活力迸发。该县有武山、红光、朝阳三座国有林场,总面积达4.45万亩。深化林改中,立足分类规划,合力发展。武山林场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林下发展空间,打造国有林场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红光林场以望晓源红色旅游资源及良好的林区生态,构建以森林康养为主体的多元发展模式;朝阳林场以发展营林生产为主导,大力发展杉木等用材林。全县国有林场践行“两山”理念,借林改东风出新焕彩、枝繁叶茂。

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产业壮大。都昌发挥县林下经济协会优势,通过协会推荐招商,大力引进社会公司参与武山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基地打造。武山林场2025年3月引进江西鄱湖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昌县鄱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杉之都(江西)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以“林地租金+利润分红模式”进行合作,联合打造彭冲涧分场林下经济产业种植基地。该基地建设总面积1万亩,总投资1.23亿元。基地第一期1500亩已完成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林下种植蔓荆子、栀子、决明子、射干、黄柏、结香花、紫灵芝。基地建成投产后,每亩收益3000元,年总产值可达450万元。带动武山林场职工和挂靠队群众1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推进“县乡联营、植管联体”机制保障国有林场增添活力。县林业部门与多宝乡林场及相关村委会达成联营意向,以国有林场为主体,采取托管、收储等多种模式,在多宝乡有“江南戈壁”之称的沙山发展湿地松、蔓荆子林业产业万余亩,带动附近村民增收。该县探索基层林业队伍管理新模式。在九江市率先成立大沙、蔡岭、中馆、七角四个片区林长制分中心,每个乡镇设立一至二名林业专职管理员,形成以“林长制+林业片区服务分中心”的基层林业队伍管理协作机制,为基层乡镇林业发展服务。该县不断提升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将原有的基层林业行政执法职能收回职能局机关,由相关业务股室承接。建立“林长+检察长”、“轻微刑事案件拟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等工作机制,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业生态保护新格局。

(通讯员 汪国山 段谟桂)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