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型彩妆生产企业何以“站稳”国际市场

9月7日 08时 阅读 29761

image.png

一家位于中部地区的彩妆制造外贸小企业,30%的订单在美国,公司却保持了稳步发展,并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这是怎么做到的?

占地20亩,办公区域简单紧凑,各式唇彩、唇釉、口红、眼影、睫毛膏、指甲油、彩妆套装等产品琳琅满目,生产车间内充满了甜甜的香气……难以想象,这家“小”“美”“甜”企业却拥有“硬实力”。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和行业竞争压力,瑞昌市瑞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2.46%,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探寻其逆势发展、稳稳占据国际市场的“秘籍”。

上好生存“必修课”

以数字化重塑竞争新格局

图片

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大牌优势明显,2024年行业淘汰率高达1:5,新品牌存活期仅2~3年。瑞昌市瑞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我省最早一批开展彩妆生产研发及制造的企业。

 “小型企业难以与国际品牌抗衡,但数字化可重塑竞争格局。”瑞昌市瑞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世桂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是应对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举措,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解决传统模式下难以突破的痛点与难点,使企业在发展中更具韧性。

图片

从义乌到瑞昌,陈世桂已扎根化妆品行业20余年,始终着眼长远、注重创新,瑞美化妆品现有11条全自动生产线,研发费用占比 5%,拥有2项授权国际专利、5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西省瞪羚企业等荣誉。

现有设备和工艺能满足当前生产需求,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数字化转型?“九江市政府买单为企业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组织各类培训,还有各级多项补贴政策……这些都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底气和动力,我们要抓住政策红利与技术机遇加快发展。”陈世桂坦言,数字化转型并非选择题,而是小型化妆品企业的生存必修课。通过数字化管理,企业能有效破解传统模式下的增长瓶颈,更加符合行业法规与环保新要求,在激烈竞争中构建“护城河”。

提升核心竞争力

打造高效运行的数字工厂

图片

之前,企业生产线设备设施较为陈旧,大部分靠人工操作,简单的拧盖工作,一天下来工人的手指也会疼痛无力,产品质量依靠人工经验,日产量相比同行差距较大。

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摆放玻璃瓶、灌入产品、安装刷头、拧紧瓶盖等工序一气呵成,新引入行业先进的24孔转盘、十二色联动、甲油全自动等灌装设备,唇彩、唇釉产品生产由1台设备取代了之前12台单色灌装机,操作人员由48人下降至6人,每日产量由1万盒提升至1.2万盒。

“所有设备均完成上云,通过5G工业网获取产量、速度、扭力等各项运行参数,并实时传递至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在屏幕前就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产品质量可实时追溯到设备参数,日产量提升15%,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该企业生产副总宋贻行介绍道。

图片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自2024年开始,瑞美化妆品投入300万元,主要实施数字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升级改造和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我们采用‘1+2+N’的建设思路,建设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MES和ERP两个业务系统,打造N个业务应用模块。”该企业数字专员李日闻介绍,建成后,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的生产、销售、仓储、研发等数据进行多维度智能化分析,解决传统人工分析即时性差、工作量大、标准化低的问题,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科学管理、高效运行的数字工厂目标。当前,该企业数字化评级达L7级,获评2025年江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锻造特色“硬实力”

从 “小而美”跨越至“强又稳”

图片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我国积极政策和当地政府支持,给了我们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陈世桂说,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通过参加意大利展会等,今年新增了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订单;同时,在柬埔寨新建了工厂,建成后将作为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辐射东南亚市场,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提升海外市场份额与品牌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瑞美化妆品在瑞昌有序推进二期厂房与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当地盛产的丝瓜、山药、山茶油等农产品也将成为化妆品的优质原料。“小时候烫伤后,涂抹家门口的山茶油就好了,这给了我新启发。”陈世桂是土生土长的瑞昌人,在外地拼搏多年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多年来,他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开发新产品。二期预计投入约2100万元,将配备先进的生物提取设备,与南昌大学、九江学院保持深度合作,深入研究丝瓜多糖、山药多酚、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机理,开发具有保湿、抗氧化、滋养等功效的天然化妆品。通过该项目,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天然属性与功效性,还能打造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品牌向高端化迈进。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的核心举措,我们还将投入约100万元用于购置智能监测设备和后期维护升级。”陈世桂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将持续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战略,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数字化生产体系,持续加强创新能力,拓展产品线,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

(九江日报记者 朱曦薇/文 九江台施明亮/视频)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