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甘棠湖的晨光,总比城市早醒两小时。某日清晨6时,61岁的严淑秀已撑着小船划入湖面,指尖拨开沾着露水的杂草,网兜里的杂草、死鱼等漂浮物渐渐堆起——这是他坚守湖面保洁一线的第365天。
图片说明:严淑秀(中)在清理垃圾
严淑秀的作息表,像湖面的标尺般固定:每天6时至11时、15时至18时,从晨雾未散到夕阳西沉,节假日、周末亦身在一线。盛夏的烈日把湖面烤得发烫,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透了蓝布工装,唯有口袋里的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是对抗酷暑的“武器”。“湖水不清,心里就不踏实。”他擦着汗笑,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那是日复一日与湖水打交道的印记。
一年前,严淑秀加入该工作,起初只是想寻一份安稳生计,撑起家里的日常开销。每月4000余元的工资不算丰厚,却是他心里的“定心丸”。“现在这个年纪不好找活,能为咱九江的湖水干净做点事,还能挣口饭吃,值了。”他从不向人抱怨风吹日晒的辛苦,却清晰记得初到岗位时湖水的浑浊;如今再望甘棠湖,澄澈的碧波里能清晰映出蓝天、白云,路过的市民总会念叨:“多亏了这些老师傅,咱们甘棠湖才这么清亮。”
按岗位要求,严淑秀和同事们都必须熟练掌握游泳技能,可每次清理湖面时,他们总会多叮嘱过往市民一句:“湖面刚清过,底下还有水草根,千万别下水游泳,不安全。”当小船缓缓划过镜面般的湖面,船桨荡开细碎的涟漪,严淑秀望着岸边游人舒展的笑容,听着市民随口传来的一句“辛苦啦”,便觉得所有的汗水都落进了心里——那份踏实与满足,比任何奖金都更珍贵。
(朱新军 九江日报记者 余超/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