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的胜利——九江11岁冠军的诗词路

8月28日 15时 阅读 31125

8月26日,在2025江西少年诗词大会省级大会决赛现场,九江双峰小学濂溪校区11岁的李含章凭借雄厚的诗词积累和沉稳的现场表现,一路过关斩将,勇夺大赛总冠军。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含章特别淡定:“其实没有什么诀窍,靠的还是自己平时的积累。”

2025江西少年诗词大会自5月启动以来,互动平台报名超过3万人,线下海选活动累计超过3000名选手参与现场竞技。经过层层选拔,四大赛区近千名优秀选手晋级省赛。在总决赛现场,百名选手齐聚“百人大战”,经过文学常识、诗词答题、诗词接龙、飞花令等环节的层层考验,李含章力压群雄。

在李含章的语文老师华旺旺眼中,这个剪着短发的小姑娘对于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有着格外的偏爱。二年级时,因为热爱古诗词,李含章经过选拔进入了校诗词队。在校诗词队,李含章接受了更加系统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厚的诗词积累。

一二年级的时候,尽管李含章并没有很出挑,但在华旺旺眼中,这个女孩学习很自觉,“她总是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作业,我们布置的诗词背诵集章活动,她也总是第一个上前挑战。”在校园里,华旺旺经常看到李含章拿着与诗词相关的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自主背诵。

慢慢地,到了四五年级,《滕王阁序》《琵琶行》等名家长篇,对李含章而言早就不在话下。李含章还曾代表学校参加“庐山诗会”“九江图书馆古诗文大赛”等比赛,并获“庐山诗会”九江赛区冠军。

华旺旺透露,李含章学习诗词的主动性远超同龄人,除了课本内容,她还主动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和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可能我们今天布置一首诗,她自己就会扩展去学习同一个作者的其他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对诗词的记忆,李含章写作文时也善于引用古诗词,还会自主研读诗词背后的故事,甚至通过平仄、韵律判断诗词的上下行文,有时让华旺旺都自愧不如。“她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兴趣、天赋、家庭陪伴及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含章对于诗词的热爱和学习的主动,也得到了父亲李保卫的印证。

李保卫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全职爸爸”,“她妈妈平时在湖北上班,周末才有时间回来,平时都是我一个人照顾她,现在二胎刚刚10个月,我对她的关注还少了一些。”李保卫表示,小学之前都没有刻意去教女儿诗词,上学之后女儿慢慢展现出对诗词的喜爱。“她喜欢,我们作为家长就陪她学,有时候散步的时候一起飞花令,我平时充当‘苦力’更多。”李保卫所说的“苦力”就是帮女儿抄写诗词本,“我还经常写错别字,都是她纠正我!”

这次夺冠后,李含章对比赛进行了复盘,通过反思明确了未来学习的方向。“整个比赛中还是有欠缺的地方,只有在基本学习的基础上去深化、去拓展,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平时重积累,赛后思不足。华旺旺表示,最令人欣慰的是,李含章学习诗词不是停留在背诵,而是去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能与自身的经历相结合,“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一如决赛出场时李含章引用的辛弃疾的这句话——“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九江日报记者 孔颖/文 李君儒/视频)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