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人民日报》12版头条稿件《“高效办成一件事”,群众体验怎么样?》,报道近年来九江市通过流程再造、表单去重、数据共享等方式,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将涉及人社、公安、住建等5部门的11个服务事项集成办理,整合成为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时。
数据来源:新华社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强调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
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的助力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权益的小事实现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高效办结”,各地各部门也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重要抓手。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上海、重庆、江西等地,展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基层常态化推进的效果。
江西九江企业职工潘思颖——
办理退休手续,只填一张联办表
人民日报记者 周欢
前不久,刚办完退休手续的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职工潘思颖,拿着养老金待遇核定表和退休证,一回到小区,就遇上老同事周海莲,聊起退休手续办理过程,两人对了“一笔账”——
“3年前办退休手续,补材料、交表、开证明,前前后后用了大半个月。”周海莲说。
“现在省心,材料一次交完,表一次填完。我们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缴费月数、累计缴费月数等情况,都列在这一张待遇核定表上。”潘思颖说。
对于这一变化,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负责办理职工退休手续的工作人员周晖有更深的体会。“前些年,公司平均每月有10多名职工退休,摞起来的职工档案有1米多高,得用小推车推着材料跑窗口。人社、医保、公积金几个部门,多头跑、来回跑,办下来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五六年,周晖说起这套流程来,不带一点磕巴,“累先不说,还有‘三怕’——怕材料不全,要拉回去返工;怕部门隔得远,跑一回像出了趟远门;怕拖拉耗费时间,影响职工退休金正常发放。”
窗口工作人员也无奈。江西省九江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养老待遇审核科干部蒋祝英说:“几十项数据都要人工检查、比对、核实,出不得一点错。”
改变,始自九江“退休一件事”改革。
2023年7月,九江推出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集成住房公积金提取等3部门的4件联办事项。以此为基础,2024年以来,通过流程再造、表单去重、数据共享等方式,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将涉及人社、公安、住建等5部门的11个服务事项集成办理,整合成为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
“职工养老金申领表、医保参保登记表等6张表单,优化整合为1张‘退休一件事’联办表,申报材料数量压缩30%;办理环节由12个缩减至4个,办理时限压缩至16个工作日。”九江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养老待遇审核科科长杨昊隽介绍。
办公室里,周晖正把下个月退休职工电子材料扫描上传至“江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以待预审。“线上预审,问题一次告知,再也不用因为资料不全来回跑了。”周晖说,现在每个月只需带上材料,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取一次号、排一次队、到一个窗口,把填好的表单交给工作人员审核、盖章,当天就能把职工退休手续办结。
“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时,我们也能走出办事大厅,主动服务企业、群众。接下来,我们将开展入企服务,做‘帮办员’‘陪办员’,更好地帮助企业职工‘退休无忧’。”杨昊隽说。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