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老街区越来越“摩登”

8月27日 10时 阅读 32145
图片



作者 | 周慧超

题图 | “九江之夜”街区夜景。张驰/摄

近日,省委书记尹弘深入九江市调研,走进濂溪区九动梦工厂园区,实地了解不同业态经营情况,要求结合城市更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经营业态,打通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消费场景,创造更多面向新需求的文旅空间,进一步激活城市“烟火气”、培育消费新热点。

九动梦工厂,是由原动力机厂提升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区,这里承载着国营时代的红火记忆,经改造后,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近年来,年轻人似乎越来越爱逛这又“旧”又“新”的地方。老街区何以焕发新时尚?笔者走进浔阳城,感受这千年古城绽放新光彩。

图片
“浔阳喜市”IP文化市集结合九江租界老建筑,刮起复古民国风。张驰/摄
图片

如果说要在九江选出一个“最红”街区,大部分九江人都会选九动梦工厂。这里不仅到处飘扬着的“中国红”,还用它特有的“国营年代”复古钢铁感,冲击着每一个来这里的游人。

过去,九江动力机厂是公交101路的终点站,过了那个不知名的小桥,再往南,就是没有公交站的城郊。九江人管这里叫“动力”,发音简洁明快,最后落在九江方言轻巧的翘舌音上,像极了那个火红的“国营年代”。

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工业狂潮之下,九江兴建了一批厂矿。动力机厂就是其中之一。技术领先,价格合理的“庐山”牌发动机,名动一时。时空流转,改革开放这趟列车驶来,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体制,国营老厂体大难改,设备逐渐陈旧,工人慢慢老去,技术无法更新……赶不上这趟过站不候的飞速列车,九江动力机厂最后宣布破产。

时代的列车轰轰隆隆,总有些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旧事物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20世纪的遗留之物,迎来了新主人的入驻、改造,使这些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老工厂实现涅槃重生。

一个老厂冷却水塔改装成的环形大屏幕上,滚动字幕不断游走,配上周围五光十色的“声光电”和复古红砖房;靠近舞台中央的一面巨大的弧形大屏幕播放着九江的工业之歌;不远处酒吧、餐厅和创意市集的闪烁灯光,在雨天的勾勒下把多元文化碰撞的“赛博”气息拉满。

开业首月,遇南三火锅的点单系统被预订信息“淹没”——最高纪录日翻台13次!火锅店爆火的背后,是九动梦工厂园区织就的多赢网络:国有资产增值、高签约率带动千个岗位、“共和国印记”柴油机前挤满了合影打卡的人群、小红书#九动废墟重生#话题冲破百万浏览……

九动梦工厂创意文化园里,有大家所爱的各类创意市集,也有承载了城市记忆的工业博物馆;有星空下的帐篷酒吧,也有药食同源的中式茶馆儿;有机械质感,也有绿植成荫;有声光电科技“狠活儿”,也有文艺国风绵延悠长……这是独特的九江味,是穿越历史与现实的奇妙畅享。

图片
九动梦工厂创意园内的工业博物馆。吕佳凝/摄
图片
“一条大中路,半部浔城史”。

九江城区,没有哪条街道像大中路这样独特存在。在宽约10米、长约2100米的“非”字形路上,左右两边连着几十条分支小巷,犹如大树主干左右生发出的枝杈,又像主河道衍生出的支流。这些小巷深处,住着大量人口,有本地的,也有外来的。因为靠近漕运水路,这里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九江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紧挨着四码头信华广场的一段是大中路最为热闹的节点。每晚7点到10点,这里沿街摆放着许多摊位,5元一串的鲜花手串、10元一套的手绘甲片、1元钱一个DIY发卡……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九江人有句老话叫“上街”,这个“街”指的就是大中路。长久以来,除了大中路两侧的商铺,路中央区域的摊贩,也受到市民的欢迎。因为城市管理的关系,考虑到占道、卫生等问题,此前曾对大中路占道经营的摊贩下过禁令。前两年,因为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大中路商贸区域的定位,浔阳区决定对大中路的摊贩进行规范化管理。

隔出专门区域、修建行人休息区、设置摆摊时间等,这一系列措施,既顺应了老百姓需要“上街”逛摊子的民意,也解决了城市管理的难题。

将当地特色美食文化融入街区,九江正在走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子。粑类美食是九江的独特味道。假日里,位于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的九江洋街,举办了粑食品鉴会暨“粑王”争霸赛。柴桑烙糍粑、瑞昌茶粑、武宁哨子、浔阳萝卜粑、湖口炒米粑、彭泽蒸米粑等特色粑食悉数亮相,争夺“粑王”。

当业态出新遇见面貌焕新,老街区释放新活力,把浪漫藏在烟火里。在这里,城市气韵、美景美食,都成了人们奔赴的理由。

图片
“九江之夜”街区游客如织。张驰/摄
图片

节假日,十里濂溪·万家灯火文化街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上演非遗火壶表演,两位表演者各担一对火壶,火焰跟随他们时而蹿起,时而熄灭,人在火光中舞动,仿佛融为一体。这边正惊叹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远处熊熊燃烧的炉火边,匠人挥起手中的打板,对准舀起的铁水用力一击,顿时漫天星光在空中绽放。

观众阵阵欢呼,“火树银花落”的绚丽,让那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中国式浪漫具象化了……

“太美了,太美了。”观众清一色地拿着手机,一边赞叹一边拍摄。自十里濂溪·万家灯火文化街开街以来,这里经常上演着这般热闹的场景。街区以中国传统宫灯为主体元素,家文化为主线,国潮风为主基调,汇集古风古韵、九江文化、智能夜游、衍生文创等诸多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家文化氛围的九江历史文化展示基地。

图片
九动梦工厂创意园内的工业博物馆。吕佳凝/摄

老九江人都知道九江曾有个“十里老街”,因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关系,这个老地名逐渐淹没于历史尘埃,但是在九江人的心里,却还是给它留下了一方位置。十里濂溪·万家灯火文化街所在道路,距离曾经的“十里老街”不到一公里,濒临十里河,原本就是周边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经过濂溪区的用心打造,现在这里不仅成了各类小吃、商品、游乐之地,还成了濂溪文化展示的一个平台。

从2024年春节开始,这里每逢周末几乎不间断地上演着各种难得一见的民俗活动:常见的舞龙、舞狮、打铁花自不必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本地的非遗项目也安排上了:踩花灯、游旱船、九江山歌、西河戏……

大大小小的集市,总给人又“老”又“新”之感:“老”在古城魅力,“老”在地方传统,“老”在旧人旧事;“新”在内容“尖潮”,“新”在形式新颖,“新”在“新酒”是佳酿。

(来源:当代江西)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