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生态环境部传来喜讯,湖口高新园区沿江水环境风险防范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公布的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名单。这标志着我市创新构建的长江水环境三级防控体系获得国家级认可。
在位于长江之滨的九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智慧管控中心,巨型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各企业排污口数据。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沙盘模型瞬间模拟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全流程:从企业车间收集池到厂区应急池,再到园区公共应急系统,最后至入江前的生态缓冲带,三道防线层层联动,形成严密的保护网络。
“我们要求企业建立三级内部防控体系,确保事故污水‘防得住、不出厂’。”湖口高新园区负责人介绍,第一道防线依托企业厂区内部围堰、应急池等设施,形成总容积达13.2万立方米的防控网络;第二道防线通过建设应急闸阀、公共应急池,拓展2.7万立方米公共应急空间;第三道防线整合周边坑塘、湿地等资源,构建14.3万立方米环境应急空间,筑牢污染物入江前的最后屏障。
在紧邻长江的生态缓冲带,一片由人工湿地、生态滤坝组成的生态净化系统宛如绿色长城。蓝天白云倒映水面,飞鸟不时掠过这片工业区与长江之间的生态屏障。这项投资600余万元的生态缓冲区建设项目,包括32亩人工湿地、72米生态滤坝及700米岸坡整治,既有效净化了入江尾水,又通过智能控制阀实现与在线监控系统联动,一旦监测到水质异常,闸阀将自动关闭阻断污染物入江。
智慧监管成为这套防控体系的“大脑”。园区智慧化管控平台本地化部署AI大模型,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快速研判分析并给出处置方案。通过整合企业、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矢量数据,融合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数据,构建起全要素“数字孪生”智慧平台系统。“依托3套高空瞭望系统和全覆盖视频监控网络,我们能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地点和级别,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技术人员介绍道。
如今,从空中俯瞰九江沿江产业带,生态缓释带如碧绿绸带蜿蜒舒展,货轮有序驶过码头,展现出一幅人水和谐的生动画卷。随着三级防控体系持续升级完善,这座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正以科技之盾,坚定守护着万里长江的浩荡东流。
(九江日报记者 周慧超)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