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组织机关干部观看抗战红色影片、面向政协系统开展理论征文活动、支持统战对象参加主题演讲比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柴桑区政协不断丰富活动形式,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持续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添砖加瓦。
“观看《南京照相馆》电影时,我顿感喉咙发紧、泪水难以自抑,散场后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曾在党史办任职的区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主任李光澜说道,影片里的血腥场面也曾出现在赣北大地,柴桑区至今仍保留着日军大屠杀遗址,让“底片”成为历史铁证,警示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8月8日,全区举办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暨‘同心共筑中国梦 团结奋进新征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演讲比赛,来自乡(镇、街道)、区直部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的18名选手同台竞技,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深情讲述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诠释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应邀担任演讲比赛评委的柴桑区政协委员、区第一小学教师何畅介绍道。
此外,柴桑区政协还积极响应九江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相关工作部署安排,围绕“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 服务九江发展 贡献政协智慧”主题,面向全区政协系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大家结合九江实际和人民政协特色,立足伟大胜利与时代启示、九江抗战历史研究、抗战精神传承与弘扬、历史经验与政协履职等选题方向,进行多维度理论研究阐释,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滋养九江地方发展的“沃土”。
下一步,柴桑区政协将继续加大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力度,持续做好相关书籍、刊物组稿和理论文章征集工作,重点推出一批能够反映柴桑特色、体现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让文史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传承永葆生机活力。(罗楚鹏)
庐山抗战博物馆重新开放
日均游客超一万人次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庐山抗战博物馆经过半年闭馆修缮,8月初重新布展对外开放。
庐山抗战博物馆为原庐山图书馆旧址,建于1934年,为三栋联立的中式宫殿式建筑,是庐山东谷第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并建造的大型建筑。1937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呼吁下,国民党政府召开由各界代表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庐山成为合作谈判的关键场所、民族精神的汇聚之地、合作舆论的推动平台。重新开放的庐山抗战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客,新增数字化电子屏展示、沙盘模型、枪炮实物等,让文物与游客“破壁”相会,以“国共和谈”“庐山谈话”“浴血抗战”等为主题。一次次爱国歌曲齐声唱响,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游日趋火热。庐山抗战博物馆副馆长谢业华介绍,博物馆开放以后,游客特别多,每天有1万多人次。(胡晓山 九江日报记者 张新红)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熊焕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