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000立方米废旧管子、15大卡车废旧电器、2000多条废旧轮胎等易燃杂物的清理,居住在长虹东大道附近的居民纷纷表示“住得安心多了”。此前,长虹东大道跨浔东快速路桥下长年累积了大量易燃杂物,存在火灾事故隐患。在列入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问题清单后,该隐患不到15天就全部整治到位。
今年以来,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与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市应急管理局机关纪委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按照“超常规、抓重点、见成效”要求,聚焦“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中介机构、考核培训、事故调查、隐患整治、冬春救助”七个重点领域,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精准施策的硬核举措破解顽瘴痼疾。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排查问题306个,整改完成214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有效线索22条,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护航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紧箍咒”束权 让行政审批驶入“绿色通道”
“以前办理危险化学品项目审批要跑好几次,现在不仅流程简化,还有党员干部全程帮办,不到10个工作日就办完了原本45天的手续,太高效了。”近日,江西汇合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宏伟对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的审批服务竖起大拇指。
这一变化得益于我市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审批领域的创新举措。今年4月,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和行政审批工作会召开,同步出台《提升企业感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双十条”硬措施》,从执法检查、审批服务等4个维度明确10条便企措施和10条严禁条款,细化94项具体任务,为权力运行定规矩。针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我市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将安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办理时限从45个、20个工作日分别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
通过组建“项目攻坚红色先锋队”,对31个进入安全审批环节的项目实行党员“1对1”帮扶,扩大“告知承诺+容缺办理”范围,将政务服务免交材料从4项扩充至8项,让企业在“减环节、缩时限、优服务”中切实感受到整治成效。
“穿透式”督导,让监管执法彰显“公平正义”
“执法检查更规范了,重复检查少了,我们能更安心搞生产了。”江西新晟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张润城对近期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点赞。
为破解执法不公、监管不严等问题,我市打出“监督+督导+回访”组合拳。一方面,对市、县两级“互联网+执法”系统使用及涉企检查情况开展抽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下达执法提醒函,公开典型案例形成震慑;另一方面,派出工作组对2019年以来的行政执法台账、案卷、信访举报等进行“全链条”核查,确保执法过程合规透明。
在此基础上还推行“问题线索码上直达”行动,在每一条公开发布的公众号链接植入“征集公告”,群众点开二维码就可以提交九江市安全生产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每周安排专人抽取执法服务对象进行电话回访,主动收集群众意见与廉政线索,推动执法服务质效持续提升。通过系列举措,不仅纠正了执法中的“宽松软”现象,更让企业在规范监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高压线”贯通,让中介培训市场“秩序回归”
“现在中介机构服务更规范了,培训乱象也少了,我们办事更放心。”这是泰盛(江西)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吴敦弘的真切体会。
在中介机构监管方面,我市印发专项整治方案,实施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三必查”规定——行政许可、年度检查、事故调查时必查法定安全评价项目,以监督全过程渗透式监督形成“高压监管线”。目前已对5家中介机构立案处罚,罚款共计8.82万元,有效遏制了一些中介机构的违规违法等乱象。同时,扩容升级应急管理专家库,推动专家服务质量提升,降低廉政风险。
针对安全生产培训领域顽疾,市应急管理局对7家培训机构195名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核查,严厉打击超资质培训、虚假培训等行为,让培训市场回归规范有序。
“组合拳”出招,让沉疴旧患实现“见底清零”
在隐患排查整治中,我市通过“事前备案制”规范检查频次、范围,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推广企业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构建“群众+员工”监督体系。今年以来,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3828条。通过发函提醒、挂牌督办等“组合拳”,实现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根治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在冬春救助资金等款物监管方面,组织开展市县两级同步排查,核查疑似问题42户,移交线索5条,对优亲厚友、挪用资金等行为“零容忍”。规范物资采购全流程,接受内外双重监督,确保每一分救灾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柯文表示,将持续深化集中整治,聚焦问题短板,推动安全生产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向纵深发展。
(沈玉华 况文建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