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学”到“事上见”,推动学习教育有“深度”更有“温度”

7月27日 22时 阅读 33274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庐山市蓼南乡依托“围庐夜话”“和公堂”等议事平台,精准对接群众诉求,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着力办好民生“头等大事”,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条条护栏,立起群众“安全线”

“我们村路上有段陡坡,旁边还是水塘,也没有护栏,很不安全。”“围庐夜话”恳谈会上,听到群众反映出行安全问题,乡党委当即就决定将“危险路段护栏安装”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民生考题”。在座谈会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前往部分重点路段进行现场察看,同时举一反三,对全乡境内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全面摸排,实施护栏加装工程。目前,全乡已累计安装护栏2.38公里,惠及群众1500余人,日常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引得群众纷纷点赞:“护栏装到了心坎上,走路开车都踏实!”

一遍遍巡查,守好生态“责任田”

蓼南乡境内有着丰富的砂石、渔业资源,砂石资源盗采、违规垂钓行为时有发生,周边群众反映强烈,蓼南乡果断亮剑,以“零容忍”态度打响砂石盗采、违规垂钓整治攻坚战,对盗采砂石资源、非法捕捞垂钓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白天常规检查+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高频次、不间断地巡护巡查。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突击检查、巡查400余次,处置砂石盗采、违规垂钓案件33起,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压缩违法行为生存的空间。

一次次授课,绘就童年“斑斓卷”

一直以来,暑期农村留守儿童“看护难”“教育空”问题困扰着不少在外务工的家长,为解决好群众这一“烦心事”,蓼南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党群服务中心、蓼南中学闲置校舍等阵地,开办“暑期爱心课堂”“公益游泳班”。联合乡中心小学教师、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组建“师资团”,打破传统“看孩子”模式,开设书法、绘画、游泳等兴趣课程,让课堂从“单一辅导”升级为“多元成长”。今年暑期以来,覆盖儿童240余人。村民们都说:“这比小孩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好多了!”

从“护栏安装”到“巡护巡查”再到“爱心课堂”,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充分彰显了学习教育的“民生温度”。下一步,蓼南乡将持续深化“学用结合”机制,以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持续擦亮民生“底色”,提升学习教育“成色”。

(来源:蓼南发布)

编辑:吴晨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