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问》有问必答丨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在线解答中暑后的急救方法

7月24日 11时 阅读 33360

发现有人中暑,应该如何急救?喝冰镇饮料、猛吹空调能缓解中暑吗?如何预防热射病?别慌!7月18日15时,掌中力江《浔问》栏目特邀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在线解答中暑后的急救方法。

网友提问:早上空腹去爬山,爬了不到一小时就浑身无力、出冷汗,还特别想睡觉,同行的人说我是低血糖,让我吃块巧克力,可我觉得更像中暑,这俩咋区分啊?该先补糖还是先补水?

急诊科团队:低血糖往往是因为空腹过久或降糖药物导致,典型症状为乏力、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非常强等。而中暑一般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剧烈运动而诱发,常常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皮肤发热发红甚至无汗。如果现场无法区别是哪一种,可以同时补糖补水,在阴凉处休息,比如吃巧克力,同时喝水或直接喝含糖饮料等,都可缓解!

网友提问:我公公自从得了高血压后,容易中暑,这两者有关系吗?他又喜欢钓鱼,说不听,十滴水和人丹又不吃。请问有什么办法预防?另外像老人家这种情况中暑怎么办?

急诊科团队:体质弱或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容易中暑。首先最好要控制好血压,家属要对患者进行劝告,避免高温时间段外出,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外出时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足够的水或淡盐水、电解质水等等。一旦有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要想到中暑可能,要立即到阴凉处降温补水,如症状不能缓解应立即就医。

网友提问:我是那种夏天出门十分钟就满脸汗的人,都说我这类人爱出汗,不容易中暑是不是真的啊?另外夏天能不能经常喝冰水?

急诊科团队:出汗利于散热,故而适量出汗的确有益于预防中暑。但出汗过多也不好,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这类人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不建议经常喝冰水,常温水为宜。

网友提问:刚才在户外跑业务,突然觉得眼前发黑,差点晕倒,赶紧到树荫下坐了会儿,现在好点了,但还是有点乏力,这算不算中暑啊?用不用去医院检查一下?

急诊科团队:有眼前发黑提示存在一过性脑缺血,需要考虑中暑可能,但仍需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如果有乏力不适,建议医院检查排查。

网友提问:中暑后可以吃冷饮或冰西瓜来降温吗?还是只能喝电解质水、淡盐水这些?

急诊科团队:缓解中暑建议温度26℃左右的冷水,避免冷饮或冰镇饮料、西瓜等,否则温差过大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散热。甚至刺激胃黏膜,引发痉挛或腹泻。因为中暑不单纯是丧失水分,还会导致电解质丢失,最好是用电解质水或淡盐水。

网友提问:小朋友身体弱,特别容易生病,请问下各位专家,每天只待在空调房里应该就不会中暑了吧?晚上出门再散个步可以吗?

急诊科团队:高温天气,我们预防中暑的同时,还要考虑预防空调综合征。空调的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以26℃为宜,以防止进出空调时因温差过大引发身体不适,尤其是胃肠道很容易出现症状。空调房注意通风加湿,且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早晚气温低时可以外出;身上出了汗不宜立即进空调房,以防止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等感冒症状。如果孩子“体质弱”,可以考虑到中医科进行中医药调理,或做“伏灸”“三伏贴”等。一里院区中医科咨询电话:0792-8179155;儿科中医门诊咨询电话:0792-8253004;科技城院区中医康复门诊咨询电话:0792-8117209。

网友提问:我家70岁老人怕热,整天待在空调房里不出门,今天突然说心慌、恶心,量体温37.5度,身上也没怎么出汗,这算中暑吗?是不是空调吹多了导致身体调节能力差了才这样?

急诊科团队:首先,尽可能避免整天待在空调房,房间早晚需要通风,避免空气不清新造成其他疾病发生。然后,空调房内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不可过低。另外,这位老人已经出现低热恶心等不适症状,不一定是中暑现象,需及时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化验血象是否存在感染可能。

网友提问:请问医生,中暑和热射病的急救方式一样吗?怎么区别两者?总是看到老人家舍不得开空调,然后热射病抢救的新闻,真吓人!

急诊科团队:热射病是中暑的非常严重的类型,病人往往出现体温神志不清、高热(40℃以上)、抽搐等症状,多脏器功能受损,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死亡。一经发现应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急救。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现场应立即使用风扇、空调、冷水等基本降温措施,千万别给意识不清患者喂水,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网友提问:中暑晕倒后怎么急救?有没有科学的急救方式?我知道要尽快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然后解开衣服散热。但是否可以掐人中,能否喂水,能不能扶起患者?我看到还有说喂退烧药解暑的,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急诊科团队:中暑高热不是感染引起的发热,而是中暑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所致,所以用退烧药无用。正确的中暑后急救措施应该是:1.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2.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饮用清凉含盐饮料,如盐水。3.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身,或用冰袋敷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散热。4.使用急救药物或者拨打120,轻症使用解暑药,如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严重者需拨打120送至医院救治。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