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张阿姨弯腰捡钥匙
腰椎突然骨折
60岁黄阿姨打个喷嚏
胸椎竟被“震裂”
85岁老人坐下瞬间
腰椎就碎了
……
这些不是意外
而是骨质疏松在作祟
当骨头变成蜂窝煤
咳嗽、转身都可能成为骨折导火索
骨骼为何“脆如蝉翼”?
骨质疏松的本质是骨量流失与骨微结构破坏,骨骼从“钢筋混凝土”退化为“威化饼”,轻微外力(如咳嗽、转身)即可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有多可怕?
●高发病率:50岁以上人群每3人就有1人骨脆如纸
●高致残/致死率:髋部骨折后1年,30%的人再也站不起来
●年轻化趋势:继发性骨质疏松导致40岁以下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医疗费用增加:每年我国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超过1000亿元
这3类人最危险
快对号入座!
✅绝经后女性:
雌激素骤降,每年流失3%骨量;
✅生活习惯差的人: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偷偷偷钙;
✅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甲亢等代谢性疾病破坏骨代谢平衡。
护骨黄金3招
从20岁到80岁都能用!
第1招:筑牢骨骼“地基”
——营养+运动双管齐下
1.青年期(建立骨峰值):多喝牛奶(成人每日摄入500ml、儿童750ml、青春期800ml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多吃虾皮、芝麻酱等补钙食物,每天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多运动,打好骨骼基础。
2.中年期(延缓骨量丢失):40岁后每年查骨密度,绝经女性每1-2年复查。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像散步、慢跑,戒烟限酒,少喝碳酸饮料。
3.老年期(预防跌倒与骨折):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家里装扶手、铺防滑垫,打太极、游泳,既能锻炼平衡,又能增强骨密度。
第2招:打造安全居家环境
-物理防护:移除容易绊倒的地毯、浴室加装防滑垫、楼梯设荧光标记,使用髋部保护器可降低50%髋部骨折风险。
-行为规范:避免弯腰提重物(改用“下蹲取物法”),久坐后起身需分三步缓慢站起,夜间如厕开启夜灯。
第3招:医学干预
——早筛早治,精准“狙击”
筛查黄金期:5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测骨密度,高危人群(骨折史、长期用激素)需提前至40岁。
救命提醒:这些信号立刻就医!
咳嗽腰痛
咳嗽时腰痛到冒汗,卧床才缓解。
身高变矮+驼背
突然发现自己矮了3cm,背也驼了。
摔倒后别硬撑
摔倒后别硬撑,立即拍MRI查隐匿性骨折。
护士长温馨提醒
骨头就像存钱罐,年轻时存够钙,老了才不会“破产”!
现在就做3件事:
①给浴室换防滑垫
②给父母泡杯热牛奶
③转发给身边40岁以上的人
——防骨折,真的能救命!
护士长健康科普
吕慧
主管护师
脊柱外科护士长
·江西省护理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护理组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数字护理学组委员
·主持及参与课题6项目发表论文7篇
·院级优秀护士长
·优秀带教老师
·公共营养师
·营养指导员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吴雪倩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