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IP助力九江历史文化街区建设

7月20日 08时 阅读 29435

在城市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物质形态的老化、业态的单一化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潜力。然而,文化IP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转化方式,能够将静态遗存巧妙地转变为动态体验,为街区活化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九江,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文化资源宛如一座座深藏不露的宝藏,且在文化IP开发方面显露出蓬勃之势,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恰似在古老画卷上轻轻落下的几笔重彩,不仅为破局之举添彩,更为后续发展铺陈出更为广阔的画卷,为街区活化的多元路径铺垫出更为坚实的基石。

浔城文化发展现状

九江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已迈出坚实且有力的步伐。自2019年8月,九江市制定发布了《九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后,又相继出台了《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九江市历史建筑修缮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性文件,为历史建筑和文化脉络的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2020年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21年5月新设立九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湓浦街道等4片历史文化街区,新增复兴路小雨坛前等12处历史建筑,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古城复兴与文旅融合的发展下,城区的庾亮南路、大中路、动力机厂、湓浦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前期已完成主体框架加固、外墙饰面层施工等多项工作。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后,成为了游客与市民夜生活的聚集区,2025年“五一”假期,街区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九江将历史建筑、文化街区、景区景点有效串联,重点打造了“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同时,九江文化IP的挖掘与打造也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九江市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以活化区域文化。成功创建了“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城市文旅品牌,2024年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1946个,总阅读播放量达4320余万,使九江城市文旅品牌持续唱响。此外,九江市文旅集团打造了本土文化创意品牌 —— 江小鹤文创。该品牌深入挖掘九江本土文化、非遗技艺及景区特色,以“一品牌一方案”的定制模式,打造差异化文化IP,其产品涵盖工艺品、文创品、瓷器等数十种品类,近千种款式,覆盖国内景区,远销欧美10余个国家,线上展示浏览量超5000万,文创产品销售额逐年增长,成为九江文化IP打造的典型案例。

当前,九江的业态布局已初见成效。大中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探索创新业态组合,引入与文化契合的产业生态,营造多元消费场景。如在大中路街区引入特色民宿、文创店、手工坊等,让游客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享受独特的消费体验。同时,九江充分挖掘夜间经济与文创研发潜力,举办各种夜游、夜市、夜演活动,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如以九江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为主题的纪念品、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提升经济拉动效应。

2024年,九江文旅集团开发了多个新旅游项目,如高品质完成浔阳江景区改造提升项目,有效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2025年,九江文旅集团依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平台,推出多元消费场景,丰富产品供给,游客数量和投资企业数量显著增长,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九江还积极承办各类大型活动,如2025年6月22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赛艇锦标赛,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支队伍,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鉴于当下的发展,九江文化IP的挖掘与打造有望进一步将九江开埠文化与码头文化等元素提炼为更具辨识度的IP符号,使其成为活化区域文化的有力引擎。历史文化街区可进一步创新业态组合,引入更多与文化属性相契合的产业生态,营造“文化+商业”的多元消费场景,从而实现经济拉动效应的持续提升。

文化IP赋能九江街区的路径

构建独特的IP符号体系,是激活街区文化活力的关键一步。九江佛教文化以云居山真如禅寺与东林寺为双核载体,可以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的内涵,真如禅寺可提炼“锄头与香炉”的符号组合,设计动态IP形象“农禅使者”;东林寺则聚焦“莲宗”意象,开发“莲池九品”系列符号,并推出AR禅境地图。同时,设立“云居禅艺工坊”,将文物元素解构为插画素材,应用于文创产品,实现禅意生活的当代转译。依托九江开埠史留下的独特建筑遗存,可选取滨江路老码头为原型,打造“1861 时光码头”IP地标,开发“九江商埠密码”互动游戏和“浔阳风华”数字藏品,构建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叙事空间。对于九江国棉一厂、九江造船厂等工业遗产,可打造“钢铁莲花”主题IP,设计艺术装置,开发文创品牌,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体验资源。

打造文旅融合新范式

基于九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九江故事”数字藏品系列。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文物进行数字化拓印,精心设计主题盲盒,巧妙实现文化IP的虚实联动。鉴于九江已有的“九动梦工厂”,可进一步打造“九江文化数字工坊”。聚焦于数字文创内容的创作与输出,邀请数字艺术家、新媒体设计师等专业人才入驻,开发具有九江地域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如动画短片、互动影像等,拓展文化IP的数字表现形式,构建多元的数字文化生态。

将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精心改造为沉浸式文旅街区,以朝代为单元构建沉浸式场景,引入“IP剧本杀”机制,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可以借鉴《遇见武宁》大型实景水秀项目升级的经验,结合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一些小型的实景演艺项目,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九江的历史文化魅力。以滨江路工业遗存带为载体,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呈现绚丽的光影秀,展现九江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

重塑街区沉浸式体验

在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引入先进的AR导览系统,游客手持平板电脑,便能穿梭时空,触发三类沉浸式历史场景:一是古浔阳商业繁荣场景,重现古代浔阳商贸兴盛的风貌,让游客感受古代商业的繁华景象;二是历史名人故事场景,展现陶渊明、黄庭坚、陆游等与九江有关的历史名人的生活片段和创作场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名人风采;三是古代社会生活场景,还原古代浔阳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传统节日庆典、市井生活等,使游客深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

在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VR主题馆,设置三大特色体验舱:浔阳楼文化体验舱、锁江楼风情体验舱和浔阳历史名人体验舱。在浔阳楼文化体验舱中,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宋江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浔阳楼的文化底蕴;锁江楼风情体验舱则以锁江楼为核心,展示九江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风貌;浔阳历史名人体验舱聚焦于与九江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通过VR技术让游客与这些名人进行虚拟互动,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贡献。

通过以上措施,九江市历史文化街区有望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完美融合,达成双赢的局面。展望未来,九江应持续深化文化IP开发,积极促进虚实联动与跨界合作,全方位强化品牌传播与社区参与,以文化IP为引擎,全力激活街区发展活力,为城市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九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让这座千年浔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浔阳晚报)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朱静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