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也迎来了就诊高峰,注意力差、好动、语言发育落后及不自主动作、网络成瘾、亲子关系紧张、行为及习惯不良等等都是问诊的内容,焦虑的父母经常向医生发出灵魂拷问:“医生,我家孩子这种情况,是缺什么,要查什么微量元素吗?”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父母的急切心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补充食物或服用药物立即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
特别是近期铅中毒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家长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铅对儿童发育、行为及智力学习能力的影响,更是忧心忡忡。本期科普结合门诊家长的高频疑问,全方位聊聊血铅和相关营养素。
01
专家答疑
问题一:医生,我孩子就是不说话,为什么要查这个检验啊?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开口说话!
Q
A
对于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专科医生会建议完善必要的发育能力评估,同时相关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铅就是重要的化验项目之一。因为儿童大脑处于快速发育期,对铅的神经毒性更敏感,铅暴露后会比成年人更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婴幼儿铅暴露后吸收进入体内的量是成人的4~5倍,会导致认知能力、智商、学业成绩受损,增加问题行为的发生率。
目前建议家长应在儿童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健康体检中接受铅暴露风险评估,此后每年评估直至6岁。尤其对于存在发育行为问题或障碍的儿童,更应检查血铅水平。
问题二:医生,我家孩子刚上一年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脾气,经常被老师投诉,听说查铅要抽血,但孩子比较抗拒抽血,可以扎手指头么?
Q
A
了解孩子是否有铅暴露风险,确实也可以先进行 “铅暴露筛查”,如对下面的铅暴露来源进行排查:
1.二手烟
2.色彩鲜艳的玩具(尤其是非正规渠道购买的)、常去的游乐设施等
3.来源不明的陶瓷餐具
4.三无品牌的彩色糕点、传统方式制作的爆米花、用黄丹粉制作的松花蛋、来源不明的劣质罐头
5.不明成分的药物或偏方
6.老旧房子脱落的油漆、老化水管管道等
但因排查物品和周遭环境相对繁琐,也难免有疏漏,所以最简单直接、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血铅检测。
目前医院里最常见的 2 种血铅检测手段:
1.末梢血(扎手指)可用于铅中毒筛查,如末梢血铅升高,需要静脉血铅进行确诊;
2.静脉血(抽血)的铅含量,可以有效表征人体铅中毒情况。
经末梢血采血样比经静脉采血样简单,但末梢血易受到外源性铅污染,可能产生假性升高。采血者应正确使用手套,儿童手指需充分清洁,擦去第一滴血。
问题三:医生,我家孩子今年2岁了,上次因为脾气大来看的,血铅结果是45ug/L,是正常的么?
Q
A
目前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同大多数公立医院一样,沿用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儿童高血铅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制定的<100ug/L 的标准进行判断。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值<50ug/L,2021年美国将血铅的参考水平下调到35ug/L。
最需要家长朋友引起重视的是,铅没有绝对的安全范围,因为每个人血脑屏障的血铅浓度不一样,特别是6岁以下儿童因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铅值越低越好。
常规建议是充分规避生活中的铅暴露,1-3个月复查一次,如数值不变或下降,则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35ug/L,之后进行规律常规检测。
问题四:医生,我家孩子因为睡眠差,上课精神不好来看诊的,为什么还要做铁蛋白、维生素D检验,这和我孩子的情况有关系么?
Q
A
基因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潜力,环境因素则调控潜能发展,对脑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营养是影响脑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所有营养物质对大脑发育都很重要,其中,蛋白质、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碘、叶酸、胆碱以及维生素 A、D、B6、B12是参与关键神经发育过程的主要营养素。
其中研究较多的微量营养素包括铁、碘、锌、胆碱和维生素D。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早期铁缺乏会导致远期感觉运动、记忆和执行功能、社交行为发育异常;维生素D则通过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影响神经发育。
因此在健康体检和专科就诊过程中,医务人员会根据儿童情况提出检验建议,进行早期筛查并指导后续合理补充。
问题五:医生,我家孩子是因为频繁小动作来看的,上次诊断是抽动症,测了血铅是82ug/L,有什么药要吃么?
Q
A
首先孩子目前的血铅指标处于偏高状态,但仍在目前标准的正常水平,未达到高血铅症(>100ug/L),暂时无须特殊药物驱铅治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后复查。
一、环境方面:
切断及排查如上铅暴露源头;
慎选儿童用品。
二、饮食方面:
1.注重营养素补充
注意:避免空腹吃高铅风险食物,如传统工艺皮蛋、爆米花(老式机器加工)、不明来源蜜饯。
2.注意饮食卫生
① 蔬菜水果食用前应彻底清洗(铅可能附着在表面),必要时削去果皮,少吃街边烧烤(炭火烟雾可能含铅)。
② 不用含铅锡壶、彩釉容器盛放食物或饮料,尤其避免长时间存放。
三、行为习惯:
1.个人卫生
① 孩子外出玩耍后、饭前必须用肥皂洗手(铅尘可能附着在手上)。
② 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啃咬手指或玩具。
2.居家清洁
① 每周用湿拖把清洁地板、窗台(干扫易扬尘),使用 HEPA 滤网吸尘器。
② 进门换鞋,避免将室外铅尘带入生活区。
四、主动监测与就医:
按照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02
吃出健康
针对儿童大脑和情绪有益的食谱原则和建议
基础营养原则:
1.膳食黄金比例:主食50%(全谷物占1/3)、蔬菜30%(深色叶菜≥1/2)、蛋白质15%(动物性+植物性)、水果5%(低糖优先)。
2.蛋白质摄入标准:1-3岁20-25g/日(鸡蛋1个+肉50g+奶500ml),学龄儿童40-55g/日。
3.钙铁锌关键来源:钙(奶酪 30g≈300mg)、铁(猪肝 50g≈7mg)、锌(牡蛎2只≈10mg)。
4.膳食纤维需求:年龄+5g(如5岁需10g/日),燕麦片(5g/30g)、苹果(4.4g/个)。
分年龄段营养策略:
1-3岁幼儿
防呛食处理:葡萄切四瓣,蓝莓压扁,胡萝卜蒸软切条。
过敏管理:新食材每周引入1种,连续3天观察(湿疹儿童避免芒果、菠萝)。
补铁组合:如番茄牛肉泥(维C促铁吸收)+猪肝菠菜粥(每周1次)。
4-6岁学龄前
护眼食谱:如菠菜炒蛋(叶黄素)+蓝莓酸奶(花青素)。
增高关键期:早晚各1杯牛奶+日晒20分钟(促维D合成)。
7-12岁学龄期
脑力强化:早餐必备鸡蛋/三文鱼(DHA),零食选核桃(3颗/日)。
运动后补给:香蕉+坚果(补钾镁),避免高糖饮料。
食谱模板:
夏季解暑:冬瓜虾皮汤(低钠)+麻酱鸡丝菠菜(冰镇)。
早餐推荐:坚果燕麦粥
材料:燕麦、杏仁、核桃、蜂蜜、鲜果
做法:将燕麦煮熟,加入切碎的杏仁和核桃。在上面撒上一些鲜果,如蓝莓或草莓,并滴入少量蜂蜜。这款早餐富含健康脂肪、纤维和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集中力和记忆力。
温馨提醒:
别只盯着“补脑药”“提高班”,日常的健康平衡饮食+科学作息+好心情+坚持运动+高质量陪伴,是大脑发育最好的 “营养套餐”!
吃得好+睡得香+玩得欢+笑得多,早期筛查、科学干预让娃娃发挥潜能,做最好的自己!
儿童心理行为科一直致力于父母培训、赋能家庭,和儿童健康体检等多学科多部门一起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