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服务区有餐厅、商店、免费Wi-Fi、专门的休息室,非常方便,为我们跑运输的司机解决了停车难、加水难、如厕难、维修难等问题,我必须要点个赞。”近日,正在澧溪服务区用餐的李师傅说。
停车难、加水难、如厕难、维修难,是很多跑普通国省道的司乘人员的“心头痛”。市公路发展中心以提升公路服务设施为“切口”,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优化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公路服务区、公路驿站、公路停车区,让之前的公路道班从“养护阵地”向“民生枢纽”跨越。
从“功能单一”到“一站多能”,从“基础保障”到“多维度服务”,九江公路人以“把心放在路上”的担当,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国省干线成为群众出行的“幸福通道”。
“我们在熊门岭服务区设置了便民服务处,针线盒、急救药箱、雨伞等一应俱全,为有需要的人员解决了应急需要。同时,我们大力营造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小橙衣’志愿服务,为到服务区歇脚的司乘人员免费送春联、腊八粥等。”庐山分中心负责人周燕说。
在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市公路发展中心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功能、生态环保”的原则,注重合理利用公路沿线加油站、集散地、路边果园、乡镇集贸市场、施工弃土场、荒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设施,既节约土地资源,又整治了路域环境。改建了一批有条件的道班、驿站、养护中心等设施。在增加相关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融入当地文化、公路文化,充分凸显公路特色;与当地旅游部门、市政部门、沿线村镇等合作共建,将旅游与服务融为一体,营造人在画中走,车在景中游的美好体验。同时,利用公路升级改造、公路换养等机遇,与公路养护管理设施合建,在建、管、养功能基础上,增加服务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出行服务,打造群众出行的“温馨港湾”。
如今,九江地区普通国省干线先后新改建完成11个服务区、7个停车区、6个公路驿站,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出行暖心舒心又安心。
S305江义线沿途特色农业和旅游发展较好,尤其是易家河村,每逢易家河柑橘成熟季或旅游旺季,易家河沿线交通量成倍增长,当地村民就在马路边支起售卖摊,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当地公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协商后,确定了共建共养的管理模式,将公路停车区作为游客集散中心的一部分,建成集停车休息、购买水果等为一体的大型停车休息场所。
“我以前都是在砂石路两边摆摊卖水果,路不好且游客少不说,还很危险。这里改造后,我将摊点搬进了公路驿站,在设置好的农副产品售卖点卖水果不仅更安全了,来买水果的人也多了。”拓林镇易家河村河头组村民李献华表示。
从无到有再到优,市公路发展中心不断把公路服务公众的理念融入公路项目建设中,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立足点。八里铺服务区、双塔服务区、定山公路驿站、隘口公路驿站等一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公路服务品质,推动了公路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了公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公路发展中心将继续深挖“小设施”便民、惠民举措,托起民生“大幸福”。
(甘霖 九江日报记者 陈芳)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