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妇幼 健康未来》守护未来之星:解码儿童脑智奥秘

7月7日 17时 阅读 3045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脑智发育作为认知、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邀请到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高群英主任医师,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晖教授,执行主任刘维民博士,以及九江市母婴健康研究所执行所长朱忠良教授。他们长期投身于儿童脑智发育研究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接下来,他们将凭借专业视角,深度解析儿童脑智发育的关键要素,为大家揭开这一重要领域的神秘面纱,带来一场极具价值的知识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先,很多观众可能对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还不太了解,高院长,能不能先给我们讲讲脑智中心成立的背景呢?

高院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列为核心内容和重点行动任务。我国科技创新 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将“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列为五大研究方向之一,儿童脑智发育的保护和开发、脑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和精准干预成为21世纪人力比拼的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2025到2027年称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为提升医院的竞争力、筑巢引凤,卢玉山院长领衔院领导班子,依据九江市“浔城英才”计划,先后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母婴心理健康领域权威专家、科技部脑科学项目管理组专家李晖教授,西北大学母婴健康研究院朱忠良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鲍秀兰教授团队学术传承人刘维民博士。先后成立九江市母婴健康研究所、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

图片

李教授,我们知道是21世纪是拼脑智的时代,能否具体说说,咱们脑智中心如何为江西家庭和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李晖教授是的,很多人都在关注的话题,随着少子化出现,儿科领域逐渐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向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发育的关注与追踪;随着社会竞争力激烈,我们的孩子在行为、发育和情感方面面临挑战,儿童脑智研究中心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从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学习能力等领域,集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三者为一体,提供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等一条龙连续跟踪服务。这种多功能现代化服务体系在国内尚属首创。我们的目标主要围绕儿童脑认知机制,神经发育疾病和儿童心理行为等发育障碍,引进国内外先进脑认知数字化技术,基于“早筛早评有效干预”的目标实早期数字化评测、改善和提高非药物疗法对认知与早期脑疾病和神经行为疾病儿童患者干预效果。

图片

听起来太先进了!刘博士,对于行为异常的孩子,家长往往难以察觉。如何做到早期识别?

刘博士:从孩子发育的角度来说,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优点,容易忽视潜在问题。事实上,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我们通常通过两种常规方法进行识别:一种行为的观察法即观察孩子在学校、家中的表现是否异于同龄孩子。二是借助医院专业的评估量表进行早期识别。目前,我们医院确实也有很多专业的预警量表,家长扫码填写后,专业人员可能会发现一些可疑情况,进而开展复筛与确诊工作然而,仅依靠量表评估存在主观化问题,缺乏确切量化指标,家长难以接受孩子可能存在问题这一情况。随着脑科学技术发展,脑智中心借助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呈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或处于静止状态时脑网络链接的异常状况,如链接较短,或脑功能区本应兴奋却抑制、本应抑制却兴奋等,通过此方式可更客观、早期地识别问题。

图片

朱教授,在儿童脑智发育领域,早期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具体指哪个阶段?为什么这个阶段如此关键?

朱教授:我们的人生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儿童脑的发育,它有特殊的敏感期,主要涉及两方面:一个是0~3岁,还有一个是产前。0~3岁是大脑的发育的非常快速和变化的过程,同时它具有了非常鲜明的可塑性,这个可塑性就是说它的神经元,它的生长发育以及它的突出黏性是可以改变的。在这个时期相对应的行为表情也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这是第一个黄金窗口期,第二个就是产前,也就是母亲在怀孕期间对这个孩子的胎儿的影响,这两个窗口期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

李教授,现在儿童电子产品使用增多、学习压力增大,这对脑智发育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教授:数字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机)已经成为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暴露或使用它们。观看视频,交流,并与社交媒体互动。虽然是积极的,但过度使用/滥用它们可能会成为问题,并对教育、心理、社会和/或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便利与依赖的“双刃剑”,问题趋于低龄化。一项针对24个国家的手机成瘾调查显示,中国位居第一;人们不仅自己沉迷手机,还将这一习惯“传染”给了孩子。一项针对1000名0~5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显示,幼儿智能手机使用率为80.4%,超半数的父母让孩子玩手机的理由是“可以让他们老实一会儿”。同时,手机也成为外地打工父母连接“留守儿童”的重要渠道。

图片

儿童和青少年的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两三岁的孩子沉迷于手机对孩子身心造成的伤害可能被社会忽视。手机成瘾是指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并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失调的行为,常伴随焦虑、易怒、脾气暴躁等症状,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严重的非毒品成瘾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抑郁情绪、紧张、睡眠障碍和其他行为问题。当家长试图阻止孩子玩游戏时,孩子会强烈反抗,表现出烦躁、易怒的情绪。而且,手机成瘾还可能使孩子变得蛮不讲理、亲情冷漠。

图片

成瘾原因:虚拟世界给孩子带来的快感和兴奋感是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孩子们在虚拟世界里获得了足够的刺激和兴奋感时,他们会越来越依赖这种感觉,从而陷入成瘾的漩涡。

社交影响: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从而失去了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变得孤僻、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从而加重了成瘾行为的程度

研究发现,在实施成瘾行为的过程中,激活的是我们特殊脑区的“奖赏”反应,激发的是更多内啡肽(又称脑内吗啡)的分泌,激荡在内心的都是一种被安抚、被安慰的感受,如同我们哭泣时妈妈温暖的拥抱一样……‍‍‍‍‍‍‍‍‍‍‍‍‍‍‍‍‍‍‍

没有感受到真实的“爱”时,孩子将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以生命、以时间、以财富、以健康、以前途为代价,去追求片刻即逝的“被爱的”感受——人类基因程序中的代码就是:唯有被爱才能生存。

重点关注: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手机成瘾问题亟待干预性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2岁及以下不看屏幕,3~5岁少于1小时;6~17岁少于2小时。

图片

高院长,三级网络建设中,能否具体说说基层医疗机构和家长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江西儿童能否享受到同质化的脑智健康服务?

高院长: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构建“以家庭为中心”三级网络平台,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通过问卷和体检等方式完成初筛工作,对于可疑孩子会转诊到上一级复筛和诊断机构,并建立专案,闭环管理,在随访干预过程,分医院、学校和家庭不同场景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实现医教家融合。我们刚刚获得省社发类重大课题,就是通过三级网络建设,达到早期识别、精准干预,并建立1—2个示范点,最终希望在江西实现推广应用。

图片

真是太了不起了!相信这给很多有需要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李教授,从长远来看,咱们脑智中心还有哪些雄心勃勃的规划?能否为我们描绘一幅未来蓝图?

李晖教授:我们的目标是将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打造成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脑智研究与诊疗中心。致力于构建AI早期筛查、脑功能定位评估与神经调控,以及数字评估和疗法与主动引导干预、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为儿童早期脑认知行为、神经发育和脑疾病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通过与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及协作来扩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成果将指导家长遵循科学育儿方法,开发儿童潜能,塑造儿童未来,创办九江品牌,服务社会。

对婴幼儿早期养育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服务与研究,必将对提高民族素质和社会进步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片

今天,四位专家用专业与热情为我们揭开了儿童脑智发育的神秘面纱。从早期筛查到精准干预,从技术突破到社会支持,九江市儿童脑智发育临床研究中心正以创新之力守护未来之星。也希望中心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儿童的脑智健康贡献力量!

图片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