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货出海更便捷,“赣沪通”首航开启江海联运新篇章

6月30日 10时 阅读 31369

  6月25日,由上港集团与省港口集团携手打造的“赣沪通”水路物流产品正式发布并迎来首航。随着“鄱阳-九江-上海”航线首航货轮鸣笛启航,同时九江空箱中心在红光港区揭牌成立,一条连接江西内陆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效物流新通道正式开通,这不仅标志着九江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也为赣沪两港深化合作、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赣沪通产品’通过链接省港口集团精心打造的赣东、赣中、赣西、赣南水运支线,可覆盖江西80%以上地区。”省港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按照“一单制”“一口价”“一票结算”“一箱承运到底”的便利服务承诺,为省内FOB离岸贸易客户打通现有江海联运业务堵点、难点,真正实现“内陆口岸与沿海同效”的目标。“赣沪通”的成功启航,是上港集团与省港口集团深化战略协同的又一成果,该产品由两大港口集团所属的九江兴港与江西港发两家子公司联合开发,并协同干线船公司共同打造,其核心在于深度整合上海港、九江港和赣江流域等的港航资源以及干线船公司的空箱资源,将深受市场青睐的“沪浔快航”优质服务延伸至赣江流域港口码头,为江西省内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的全程物流服务。

  自2023年7月九江兴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体化运营城西和红光两大集装箱港区以来,九江港集装箱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各类航线不断拓展,产品服务持续优化,口岸功能日趋完善,为“赣沪通”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九江港202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4万标箱,同比增长13.6%;2024年突破百万标箱,同比增长10.2%;进入2025年,增长态势依旧不减,1至5月已完成38.3万标箱,同比增长8.7%。

  九江港稳健的增长态势不仅体现在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攀升,更全面反映了九江港集装箱业务在航线、服务、功能三大领域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效。

  航线持续拓展,开通了红光港区直达上海港的外贸航线,有力带动了红光港区的发展,今年5月,红光港区单月箱量超4.8万标箱;九江至上海洋山港的始发航班加密至每周5班,九江至上海外高桥港区的“天天班”成功升级为“沪浔快航”联盟航线,货物从九江至上海的运输时间缩减至平均64小时;同时,九江港积极拓展新航线,新增了九江至四川泸州、云南水富等长江上游航线,以及九江至安徽蚌埠的江河联运航线;城西、红光和瑞昌三港区间开通了“穿梭巴士”,实现了九江港集装箱业务“一口岸三港区”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服务质量升级,上港集团设立九江服务中心,将上海港的优质服务前置到九江,致力于实现“到了九江港就是到了上海港”的大客户服务体验;“陆改水”产品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经济的物流路径选择,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江西主要铁路网点与城西港区的联通,进一步加速了九江港水铁联运发展,为内陆货物进出提供了更多元、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功能建设完善,九江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的建成,为水果等农产品进口提供便利条件;红光港区危化品通道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有力保障特殊货物的运输安全和效率;城西港区二期项目即将竣工投产,将进一步扩大港口的运营规模和能力;港航数字化应用的升级为港口运营管理赋能,有效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为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铸就新实力。

  未来,“赣沪通”新通道将不断延伸拓展,逐步覆盖樟树河西、吉安新干、南昌龙头岗等省内其他内河港口,进一步织密江西货物经九江直达上海的高效出海网络,助力江西经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赣沪两地港口正以“赣沪通”为新契机,聚力同行,协作奋进,为加快打造区域航运中心、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贡献更大力量。

见习记者 胡依倩 九江日报记者 沈明杰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许钦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