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1956年11月出生,高级农艺师,退休前曾担任过乡镇农技站站长,德安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县蔬菜办、县蚕桑办、县绿色食品办负责人等职务。在职期间,主持过德安县商品粮基地、水改旱工程、万亩绿色大米基地等建设项目,参与了全县三十几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及粮、棉、油、菜等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总结推广工作。
退休后,方荣仍然保持着过去的干劲,退休不退志,自告奋勇出任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县老科协科普报告团副团长、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及县关工委报告团讲师。
情系“三农” 助力脱贫攻坚
在认真做好县老科协农业分会和县老科协科普报告团两处工作的同时,他每年都要编写一大批的农业技术资料,走乡串村为农民宣讲和现场指导,每年为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技人员授课20堂以上。尤其是在2017年的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他带领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多次深入农村第一线,为农民排忧解难。并与另外5名会员一起,出任县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老科技特派员,对基地进行定点指导和帮扶,受到基地农民的一致好评。在他所帮扶的邹桥莲藕基地和磨溪葛根基地,方荣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权威。
方荣曾多次为全县4个省级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扶贫培训和产业技术服务,并针对4个村的生产环境与资源优势,分别为他们进行产业规划与技术指导,深受广大农民和干部群众的欢迎。他主讲的太空莲品种、种植环境条件、太空莲移栽、中耕除草、水分管理、莲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高产种植技术,帮助邹桥乡石门村和吴山镇蔡河村太空莲基地种植户有效解决了太空莲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两基地太空莲丰产提供了科技保障;他主讲的超级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使超级稻平均亩产从600公斤增加到800公斤,进一步坚定和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信心与积极性,其撰写的《Y两优896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在《三实农技》上发表;他多次在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授课,指导农民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其授课稿《关于农民素养的现状以及如何培育和提高新型农民素养的对策》《家庭农场》等在《三实农技》上刊登,并被县老科协作为学术交流材料在《德安老科协通讯》上刊载,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了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甘于奉献 倾心关爱未来
方荣自退休后一直担任县农业局(后与粮食局合并为农业农村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关工委日常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在方荣的带领下,局关工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从健全组织到落实措施、从每一项活动的策划到具体施行,他都亲力亲为,从不推诿,更无怨言。他在关工委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努力拓展工作空间。他说:“现在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他根据农业农村局实际情况,每年金秋时节为局里考上大学的干部职工子女上一堂家乡史课,发放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此外,方荣还担任县关工委报告团讲师,每年都会进入课堂向孩子们讲解德安名人名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万家岭大捷等,激励他们热爱学习,长大后回报家乡。只要是他讲的课,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一切都源于他认真细致地备课,源于他对家乡的一份热爱和使命感。用方荣常说的一句话:“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依然是党的干部,只要是有需要,言语一声就可以”。今年疫情期间,方荣自己动手出了一期科普宣传黑板报,向小区街坊邻里宣传疫情防护知识。
方荣几十年如一日,足迹遍及全县的山山水水,田间课堂。因思想与时俱进,成绩有目共睹,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广大干群的赞誉。2016年,方荣作为老科技工作者的一员,被光荣推选为县政协委员;2018年,荣获九江市老科协“老科协奖”殊荣;多次受到县关工委表彰。
方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片丹心,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为人处世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王嘉琪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