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理龙:倾心为民化干戈 以身为桥解民忧

6月18日 10时 阅读 30685

张理龙,男,现年67岁,20世纪70年代曾在部队服役,转业到地方后,先后在原星子县人民检察院、原星子县人民法院、原星子县建设局(城管局)工作,2007年退居二线,2012年10月被原星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聘为专职调解员至今,2017年1月退休,现为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退休干部党部书记。无论是在职、退居二线或是退休后,张理龙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践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党的事业和社会进步发展,实现和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忘初心,深入推进支部建设

张理龙始终紧跟党的旗帜,坚持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政治认识,对党绝对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同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坚决斗争,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在原单位工作时,积极投身党建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全情投入的心态和真抓实干的状态,支撑自身做好党支部建设。因其在职期间的优秀表现,退休后被一致选举为庐山市住建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退休不褪色,张理龙在推动庐山市住建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紧跟党的步伐上,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为庐山市老党员干部树立起先进榜样。

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张理龙退居二线后,深感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上做得还不够,自己现在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为社会发挥余热,在服务中创造价值。经日常观察发现,庐山市群众因交通事故产生矛盾纠纷较多,因此毅然主动向组织申请从事这一份大家“避之不及”的工作,这一调解就调解了十多年。

如今,张理龙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调解工作让他每天特别充实,尤其是看到本来剑拔弩张、情绪激动的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露出笑容、握手言和,令他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在创造价值,还在为社会发挥余热,还在为化解纠纷矛盾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多年来,张理龙和他的调解团队接待解答群众来访咨询8600余次,组织调处的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纠纷4585起,其中伤残交通事故赔偿纠纷3492起,死亡交通事故赔偿纠纷470起,调解金额1.8亿元,调解成功率92%以上。

只争朝夕,坚持提升工作能力

张理龙始终坚持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特别体现在从事事故调解的工作中。事故调解纷繁复杂,是一项“技术活”,这项技术来源于敏锐的观察力,专业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和不断的经验总结。经过十多年的调解工作,张理龙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调解技巧,即正面引导与案例警示,换位思考与权衡利弊,真诚感化与亲友相劝,背靠背调解与分离冷却,精准计算与模糊速算,趁热打铁与欲擒故纵“十二法”,逐步化解事故当事人双方矛盾纠纷。

2018年12月8日,桂某驾驶机动车在庐山市神灵湖大桥与龚某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龚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当事人家属情绪激动,难以调解。张理龙听闻后主动请缨,从情、理、法三方面入手,入情入理、以德服人、依法调解,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赢得了双方的理解,最终达成了双方自愿接受调解。发生事故惊人心,调解事故暖人心,这是事故双方当事人家属对张理龙的最好评价。

不负年华,俯身甘为群众解忧

张理龙说调解工作不是简单的“和稀泥”,调解员也不是简单的“和事佬”。调解既能解决矛盾纠纷,又能打开双方当事人心结,让当事人感受到调解员是在为当事人着想,为当事人解决问题,保护当事人合理合法诉求,以达到将心比心、化解矛盾的结果。许多人慕名前来调解室了解相关政策,张理龙永远不厌其烦,为当事人提供贴心的咨询服务,他说,很多当事人都是第一次出事故,不懂怎么处理、怎么索赔,架起一座桥梁,既能方便群众,也能减少各相关单位工作量,一举两得。

耕耘,一分收获。张理龙在调解岗位上默默奉献,得到了组织的肯定。2020年,张理龙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2021年张理龙被评为江西省一级调解员;2022年10月江西省委宣传部在全省推荐向好人榜样张理龙事迹学习;2023年张理龙被省委推荐为“赣鄱先锋”;2024年4月江西省委政法委罗小云书记来庐山市视察,号召政法系统向张理龙学习,发挥老党员模范作用,进一步为社会发挥余热,为社会稳定、经济提升作出一名老党员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

评论

下载掌中九江

扫描二维码下载,或者点击这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