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便深知自己投身于一场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如绿叶般默默奉献,始终托起鲜花的明艳。我是柴桑区第二中学的孙茹,自2009年9月执起教鞭,至今已十六载。十六年间,绿叶在光阴中舒展,而我的教育初心,始终在路上。
授人以渔,以行化人
我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课堂之上,我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格修养。为了践行这一目标,我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脚步:深耕学科专业、研读教育理论、探索课改实践……我将每一次学习化为翔实的计划、系统的记录,再融入教学实践,循环往复中打磨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育情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刻在心里的箴言。我常告诫自己:凡要求学生做到的,必先躬身践行。晨光熹微时,我与学生一同到班;课间走廊上,我俯身拾起一片纸屑;主题班会中,我以平等的姿态参与讨论;黑板报前,我与他们共绘思想的色彩……我用点滴言行传递品格的重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责任”与“谦逊”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
以心换心,以行立范
教育无边界,课堂之外亦是育人天地。我始终以“为人师表”四字为镜,在生活与工作中严于律己:思想上保持进取,行动上践行平等。面对学生,我从不以成绩论优劣,而是给予每位学子应得的尊重与关注。正是这份公正、真诚与无私,让我赢得了他们的亲近与信任——那些曾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孩子,在我的注视下褪去阴翳,向阳生长。如今,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与我保持联系,或分享喜悦,或倾诉困惑。每当收到一声“老师,谢谢您懂我”,心底便涌起一股温热。我深深懂得:教育是“以心换心”的事业,唯有让学生“亲其师”,方能令其“信其道”。
以情达理,以爱化人
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摸索出一套“先通心,后达理”的教育方法:以情感为纽带,用真诚叩开学生心门。无论是家访时的一杯热茶,还是课间走廊里的促膝长谈;无论是电话中倾听家长焦虑的耐心,还是学期档案里记录成长的笔迹……我始终相信,唯有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性格底色、成长轨迹,甚至家庭环境与社交圈层——才能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时,我将文学化作情感的载体,让《背影》中的父子温情唤醒他们对亲情的珍视,借《岳阳楼记》的胸怀点燃少年志向。当“情”与“理”交融,教育便如水到渠成。
十六年光阴流转,绿叶的脉络早已与教育的年轮深深交织。我深知,平凡从不意味着平庸——在晨昏交替的教室里,在批注如山的作业中,在孩子们从稚嫩到挺拔的身影间,我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对话。未来的路或许更长,但我愿继续做一片静默的叶:以知识为养料滋养花开,以品格为底色守望成长。纵然岁月平凡,但若千万片叶连成绿荫,便自有遮天蔽日的壮阔。这,便是我身为师者最骄傲的答案。
个人简介:孙茹,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柴桑区第二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曾获得县级“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多次参加本学科优质课并获得县级一等奖;指导的学生参加本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得省级市级一等奖;撰写的教育论文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
(来源:柴桑区二中)
编辑:毕典夫
责编:刘瑶
审核:吴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