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水分和杂质,亩产油菜籽干重250多公斤,亩纯收益突破1000元。”湖口县城山镇种粮大户陈槐飞拿着油菜测产报告开心地说,“这得感谢市农业科学院提供的高产种子。”
陈槐飞所说的高产种子叫“赣油杂10号”,是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谢国强带领技术团队,从收集品种到基地试种再到反复试验,筛选出的优质品种。
根据不同土壤气候条件,谢国强团队培育出不同种类的新品种,这样一来,农户们就可以“看田选种”,进一步提高了亩均产量。今年,在彭泽县心连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油菜品种展示基地、濂溪区新港镇官洲村、柴桑区江洲镇等地,结出了丰产丰收的硕果。
作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赣北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科技特派员瑞昌经作团团长,谢国强及其团队认真调研、攻坚克难,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
针对全市地方种质资源丰富但没有系统总结的问题,谢国强积极挖掘、整合力量,主持编写了《九江农业特色种质资源》。该书分六章,涵盖了蔬菜园艺、粮油作物、林果茶、中草药、畜牧和水产等六大类,共收录了九江市辖区内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农业种质资源120多种。由江西省科技出版社出版,荣获了第36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瑞昌山药繁育难,传统种植成本高,采挖费工费时,还有连作障碍,针对这些问题,谢国强连续10多年致力于山药健康种苗繁育、水肥一体化、山药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对接,探索出有效解决方法。集成了山药高效栽培模式,新技术推广运用提升了山药产能,实现山药增产50%以上。在谢国强努力下,“瑞山药”品种通过认定,并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彩色的油菜花你见过吗?在九江就有。谢国强通过引进高产高油、彩色花油菜品种,挖掘油菜多功能利用潜力,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品种展示、现场观摩,示范引领,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瑞昌市武蛟乡油菜花已成为全市春季一道亮丽的风景,连续多年举办油菜花乡村马拉松赛。油菜生产已经由10年前的以收获油菜籽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发展到当前油用、菜用、花用、饲用、肥用、蜜用等多途径利用共存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工作32年来,谢国强孜孜不倦致力于让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发展。他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参加大美科技特派团活动,指导和培训企业在农事服务过程中进行精量播种、防治病虫害、机械减损等作物生长各环节管理;他制定了技术规程3个,主持国家和省科技项目6项,获得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农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他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带领团队获九江市第六批“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创新创业类团队。
面对2022年9月的旱情、2024年1月的冰冻灾害,谢国强带领特派团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为农户讲解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技术,讲解冰冻灾害应对方式,还赠送了肥料、种子,推广抗旱、防灾新技术。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谢国强说,将和团队成员一起,以问题需求为导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坚,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九江日报记者 程静)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文婧
责编:肖文翔
审核:吴雪倩